第五章 大玩家(第15/17页)

在增援津浦线的同时,蒋介石仍未完全放弃在陇海线上决胜负的初衷。他决定接受陆海空军总参谋长杨杰的建议,向反蒋联军实施锥形的“中央突破”,以期打开缺口,取得主动地位。

民国时国内有两大军事理论家:一个是蒋百里;另一个就是杨杰。论理论造诣,蒋百里要胜过杨杰,但在实际的军事指挥上却未能有太大成就。杨杰曾评价说:“蒋(蒋百里)通好几国文字,勤学苦练,古今中外战法懂得很多,惟所遇非人,未能大露头角。”

概而言之,杨杰认为蒋百里无出色战绩,与其本人无关,与跟错了幕主有关。

杨杰是蒋介石在振武学校的校友,不过他后来又考入了日本陆军大学,是该校中国留学生班第三期学生。从陆大毕业回国后,杨杰先为程潜所器重,接着又受知于蒋介石。“择明主而事之”,成了他觉得自己的成就有可能超越蒋百里的重要依据。

杨杰才气纵横,每以姜尚、孔明自拟。中原大战开始没多久,有人请教他对于当前形势的看法,他说:“阎、冯之间以及阎、冯与其他各派之间,各怀鬼胎,意见不一,政治上是脆弱的。”

至于军事方面,杨杰认为:“阎军、冯军在给养上有差别,很难同心协作,结果是要失败的,但也不是一两个月所能了局,可能要打一两场恶战才能解决。”

这些意见都体现了杨杰不同一般的军事眼光和智慧。蒋介石对杨杰也十分器重,不仅采纳其计,而且将制订作战计划的任务也全部交给了他。

早在日本陆军大学就读期间,杨杰就以图上战术和应用战术作业见长。日本陆军大学有一种名叫野外参谋旅行的教学形式,也就是指挥演习,杨杰曾被指定为野外参谋旅行的统裁官和演习师长。班里同学,谁演参谋长,谁演旅团长,谁演骑、炮、工指挥官,都由杨杰负责分配。

知道“中央突破”乃是在幕主面前体现自身价值的绝佳机会,杨杰遂也拿出平生所学,不仅拿出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还操刀为各部队制定了明确的作战任务和作战线路图,后者连对第一线和第二线部队的动作要求都讲得非常详细。

杨杰的作战计划看上去精美绝伦,但总攻还是失败了,特别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失败的原因恰恰就出在他的计划上。

杨大炮

外界流传着很多关于杨杰在日本求学的逸事——

全球兵学界悬赏征求解答一道战术难题,最后是杨杰解答了。陆军大学的日本同学们惊羡不已,有人还要用皮尺量他的头,认为他的头脑特别发达。

由于学习成绩实在太好,日本老教官劝杨杰加入日本国籍,还要把女儿许配给他,但被他以需要努力钻研军事、富国强兵为由,予以拒绝。

从陆军大学毕业后,正准备收拾行囊回国,杨杰突然接到了日本天皇要求召见的通知。在华贵的接见大厅里,他彬彬有礼地回答了天皇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最后天皇说:“以你优异的学业,朕打算留你在日本军界任职,不知意下如何?”

杨杰自然是深明大义,他委婉而坚决地予以了拒绝:“回禀陛下,学生蒙国家器重被派来贵国求学,安敢弃国而他留?学生去向,当由国家而定。”

……

所有这些逸事的第一传播者都是杨杰自己。除此之外,他私下最乐于讲述的,还有在北伐和中原大战中帮助蒋介石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的种种事迹。

据杨杰说,中原大战期间,蒋介石由于无法挽回颓势,曾九次电邀他北上问计。有一次,他陪同蒋介石驻于柳河车站,忽有飞机从高空来电,称:“漯河西北方向发现敌军一个骑兵大集团,正在向车站疾进中。”

蒋介石听报异常惊慌,忙问杨杰应当如何处置。杨杰回答说:“现在没有工夫详细说明,只要立即告诉站上,将列车的两头各安一个机车。”

那天下午两三点的时候,郑大章的骑兵军在车站附近出现了。杨杰知道敌众我寡,不能力战,就命令安好机头的列车向北急开,开至二三十里后,又向南开,如此南北往返二三次。骑兵跟着列车跑,跑来跑去,跑得精疲力竭。郑大章在无可奈何之下,便派兵去烧归德飞机场了。

归德机场上的轰炸机已经起飞,本来是要向敌军骑兵投弹的,但没有找到目标,只得返回原地。按照空军原则,轰炸机降落前,必须中途把炸弹扔掉,以免降落时发生爆炸事故。杨杰在得知郑大章要烧机场后,便不准飞机卸下炸弹。

当骑兵们焚烧机场时,飞机上存留的九枚炸弹被先后引爆,声震如雷,硝烟弥漫。郑部以为遭伏,慌作一团,杨杰趁机令蒋介石的侍卫长王世和率特务营下车发起冲锋,终于击退了郑大章的骑兵军。

听到敌军退却,老蒋转忧为乐,笑着对杨杰说:“耿光(杨杰字耿光),不是你在此,我们一定当了俘虏了。”

这个故事与“蒋介石柳河遇险”以及“郑大章火烧归德机场”高度重合,但细节上却有相当大的出入,而且除了蒋介石曾两次出场外,并没有其他人可提供旁证——其实蒋介石的出场,也只是像陆大故事中的日本教官和天皇一样,用以衬托男主的英明神武而已。

很多人都不相信杨杰的话,说他只会吹牛,因此给他起了一个绰号“杨大炮”。

如果只是个人爱好,喜欢吹牛倒也算不上是什么绝对的坏事。左宗棠没发迹前,不是还吹嘘他在船上把十几个水盗都打得落花流水吗?

不幸的是,杨杰把他这种浮夸的毛病也带进了参谋业务之中。他所做的作战计划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全都是闭门造车的结果,与现实情况完全对不上号。

西北军可不光是会舞大刀片,事实上,他们在土木作业方面的技能水平也很高。

谁也不打谁

1922年至1923年,在冬季最冷的时候,冯玉祥曾在南苑举行了全军夜间挖战壕比赛。当时地面冻土厚达四五寸,而且还严禁用火烤化冻土,在这种情况下用大镐凿土,就像碰到石头上一样,不能凿进半分。

最后全军士兵都把练操用的铁杠打成扁头凿土,有人手腕都被震伤溃烂了。比赛过程中,因工负伤的官兵多达数百人。

在陇海战场上,西北军各部不论行程远近,每天到达驻地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挖外壕,以挖至三丈宽两丈深为标准。各部自营长以下,除伙夫及专勤人员之外,一律要参加挖壕,而且谁先完成土方,谁才能先去吃饭睡觉。第二天不管外壕暂时用得上用不上,部队照常行军。

当蒋军攻到西北军阵地前沿时,发现对方的前沿战壕又深又宽,根本冲不过去。可部队上去之后又不能随便撤退,于是只好在壕边趴下,就地弄个沙堆挡住头部,然后一直熬到天黑再撤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