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雨》的演出史看《雷雨》(第7/7页)
第二种不被欢迎的处理方式即是把《雷雨》当作阶级斗争的活教材。譬如1959年京沪两地的演出以及粉碎“四人帮”后上海戏剧学院的演出。这说明过于违背作品的本意也是不得人心的。
除去这两种不受欢迎的处理方式外,《雷雨》受欢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解放前中旅的“唯艺术”型。它重视情节上的扣人心弦和戏剧冲突的悲剧效果,重视演员个人技能的发挥,也兼顾作品的思想内容,所以,它征服并造就了整整一代中国的话剧观众。西北战地服务团的一次演出,农民冒雪来看。(58)其实《雷雨》的思想内涵农民何曾关心,他们要看的还是“戏”,是情节。
另一种大受欢迎的方式是建国后以北京人艺为代表的“反封建”型。它以1954年首演和1979年重演形成两次高潮。应该注意到,在这两个时期,《雷雨》都是作为第一个传统经典话剧被上演的。上演它起到了“用典”的效果,而它所担负的意识形态任务都是反封建、解放思想。由此可见反封建是我国社会的一项多么漫长而艰巨的事业。
较具独特意味儿的是1989年北京人艺第四次排演的《雷雨》。这次成功的演出在《雷雨》演出史上的地位须由后人来界定了,但它肯定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这又一次证明了接受美学大师姚斯的论断:“艺术作品的本质建立在其历史性上,亦即建立在从它不断与大众对话产生的效果上;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只能在问题与答案的辩证关系上加以把握。”(59)
《雷雨》与我们社会的辩证关系已然有了一个相当丰富的历史,这个历史还会开动着自己的铺路机,继续延伸下去。
(本文发表于《史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