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别的名字背后
你和两位同班同学一起开联合音乐会,在东吴大学的松怡厅。为了做宣传单和海报,干爹特别帮你们写了漂亮的书法字,宝琴阿姨帮忙设计画面。传单出来了,真的好看,上面列着你们三个人的名字:“李其叡 黄咏雩 蔡昀玓 联合音乐会”。
我原本没有多想,但是开始发传单,几乎每个拿到传单的朋友,都有同样疑惑的反应:“这几个名字怎么念啊?”你的“叡”、咏雩的“雩”、昀玓的“昀”和“玓”,很少有人可以马上念出来,不用多想一下的。
“这是故意给我们语文考试,还是怎样?”一个朋友故做不满状地开玩笑说。
当然不是故意的。但是想想,这样三个名字,会都有难念难认的字,倒也不纯粹是偶然,至少后面反映了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一番心情。
不希望小孩有太大众、太通俗的“菜市场名”,小孩一出生,就费心要给他们独特一点的名字。一方面要独特,一方面却又不能不“宁可信其有”纳入传统姓名学考虑,算定“吉祥”的笔画,再从符合笔画的字里去找。要跟别人不一样,很自然就会用上了比较冷僻的字。
会有这种心情,一部分原因来自我们这一代有太多“菜市场名”了。我们的父母,没有那么在意帮小孩取名,甚至没有那么在意养小孩。他们没有时间,或许也没有习惯在小孩身上花那么多心思,反正过去怎么养小孩,别人怎么养小孩,就跟着那样养。他们会期望小孩优秀,比别人家小孩考试成绩好、赚钱多些,却不会期望小孩要变得独特。
因而我们这一代的人,常常觉得有所遗憾。觉得自己错过了成为独特的人的机会,按照父母、社会的期待,做了一般的人。觉得从来没有真正发展自己的空间。抱着这样的遗憾,就很容易投射给你们很不一样的希望。
希望你们不需要为了自己有一个毫不独特的名字,而在人群中站不出来。希望你们可以有清楚的自我表现,不用躲在人群里,做个没有突出面貌的一分子。希望你们可以留给人家明显印象,让人家愿意肯定你们。
不过,父母家长尽量给你们“不俗”的名字,却无法保证你们将来真正就能成为“不俗”的人。在这件事上,有太多光靠名字决定不来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在成长过程中,你们能否建立起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主见,勇于下自己的判断,并且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追求。
一个没有个性的演奏者,技巧再好,演奏再准确,都不可能成为一个让人记得的音乐家,当然就更不可能引人喜爱、令人着迷了。反过来,一个有个性、有想法的音乐家,就算他的名字再怎么通俗,或再怎么难认难记,别人也都会冲着他的音乐,将那样的名字牢牢刻在脑中。
你的音乐会海报和表演花絮,那个帮你拉拉大衣怕你冷的,应该就是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