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预选 黑键练习曲
比起第一次预选的时候,现在自己镇定多了,虽然还是会紧张,不过,现在是良性的紧张。
明石动了动手指,两手紧握。
第一次预选时,自己紧张得不得了。好多年了,不记得自己曾经这么紧张过。但是,多年以后登上舞台,这一次的舞台体验,让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成了一个音乐家。我是一个音乐家。
他不由得心潮澎湃。
多么真实啊。多么充实的感觉啊。平时的生活,就像是遥远的往事,远离了自己。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光圈下静静等待他的大钢琴。向大钢琴走去的感觉。那个能让人全神贯注的地方。观众的眼睛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弹出第一个音符的瞬间。亲切而又崇高的东西浓缩的时间。那种满足感。兴奋不已的喝彩。和观众共享某种情绪,成功的感觉。
他反复重温着离开舞台时包围自己的感动和兴奋。
啊,果然,那才是我应该待的地方。我一直在寻求那个时刻。我爱我的家人,每天过着普通生活,心里仍然在寻求这样一个地方。
站在舞台侧翼,他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呼唤。这个瞬间,能品味到真实,他发自内心感谢高高在上的某个人。
谢谢,你让我站在这里,万分感谢。
不过,马上,又要轮到自己出场了。他感觉自己的胃那里又变得沉重起来。心跳不已,高烧不止,另一个自己的意识,似乎飘浮在自己的肉体上方更高一点的地方。
第二次预选的四十分钟,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要全神贯注弹完,很不容易。还要让观众不厌倦,精神集中在舞台上,更难了。
准备自己的曲目,是一件快乐而又困难的事。
要展示给大家看,自己技术高超,不管哪个作曲家的曲子都能把握。选曲还要凸显自己的优点,彰显自己的音乐品位。这些,都要通过规定内的曲子和一首新曲传达给评审。
首先,他从市面上有的专辑里收集演奏范本,然后从中挑选作为选曲的候补。要在四十分钟内,他换着顺序插进曲子听了好多遍。自己也试着弹了一遍,技术上,也要确认自己适合哪些曲子。他甚至去请教过去的恩师,花了很长时间,这才定下曲目。
总算进入练习阶段了。
保留节目,这对演奏家来说是永远的课题。
要成为保留节目很多的音乐家,还是成为某个特定作曲家的专业演奏者,比如像舒伯特的钢琴家、莫扎特的钢琴家呢?不管成为哪种演奏家,要有充实的保留节目,这是一个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花好几个月去作曲,不久之后就会被人们遗忘。就算演奏时不像第一次那样花时间,但如果不能弹到炉火纯青,也不能成为有说服力的表演。
在比赛上弹的曲子,一共有十几首,多的人有十七八首。长的曲子近三十分钟,对于技术水平每首曲子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的练习时间也不一样。能够同样完美地弹奏全部曲子,难于上青天。
如果自己是天才就好了,他好多次这么想。钢琴家中,有些人能够完美再现听过一次的曲子,有些人只要读谱,不需要练习,就能弹奏,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才有很多。忘记了是谁,听说曾有一位巡演中的钢琴家,因为自己的演奏曲目中有一首曲子没有弹过,在飞驰的列车上读谱并记下来,在第二天的正式演出上仍然完美地完成了演奏。只要能记住谱子,剩下的就是忠实地传达给自己的手指,为什么会需要练习呢?甚至有些钢琴家这么说。
明石很擅长背乐谱,但还没到这个水平。不大量练习就没法对自己交差。
所以,工作后练习时间本来就少的他,只能压缩睡眠时间。准备比赛的这一年时间里,他似乎一直在跟睡眠不足做斗争。就算很困了,睡一下也会马上醒过来。自己不擅长的章节,无意识中会手指动起来,一再重复练习。
第一次预选的三首曲子,第二次预选的五首曲子,第三次预选的四首曲子,曲子都一早背下来了,但一直没有时间好好练习,直到弹得完美。每天他都在问自己,这样就可以了吗?这样就算完成了吗?
就算自己弹到曲子已经深深刻入脑海的程度,也有必要让它暂时休眠,这一点是他在学生时代的比赛中学到的。需要时间和曲子隔开距离,加深理解。
练习有各种方法。明石再三思考后,将时间以三个月为界来划分。所有的演奏曲目——明石有十二曲——每三个月按照演奏顺序过一遍。下一个三个月,再次从第一曲开始提高精度练习。这样,就可以间隔一定时间练习同一首曲子了。自己一方面有了足够的练习,增长了自信,另一方面对曲子的理解也加深了。
但是,实际上现实中进展并非一帆风顺。第二次预选最后准备表演的技术难度很高的斯特拉夫斯基的《彼德鲁什卡三乐章》,是曲目中分量最重的曲子,第三次预选中准备弹的舒曼的《克莱斯勒偶记》,也比想象中更花费时间,每首曲子上花的时间都不相同。
另外,学生时代自己觉得很难的曲子,自己现在却弹得很轻松,这让他吃了一惊。确实有些东西,自己不经历就无法理解。至少,自己的技术绝没有退步,还有自信跟年轻的参赛者们比一比。
他把自己的演奏每次都录音录下来,然后仔细听,接连听好几天的话,渐渐自己也分不清楚,这首曲子是否已经完成了,自己是否有了进步。
有时,他会充满自信,好了,这样肯定行。有时又会充满绝望,完全不行,每首曲子都还差一点。如果第一次就落选,斯特拉夫斯基和舒曼的练习时间就全都白白浪费了,自己有时候也会这么泄气地想。
何况,决赛的协奏曲,自己完全还没有练习过。
能进入决赛,对他来说完全是想都不敢想,所以一直往后拖延。要找到管弦乐那一部分的练习伙伴也难。好不容易找到了,更困难的是找到有两台钢琴的地方,最后,无法可想之下,只能拜托公司的钢琴部门,在店打烊后让他练习了几遍合奏。
那些或长或短的练习的日子,现在想起来也十分遥远。就这样能够闯进决赛,简直像是一场梦。同时,这一分一秒,如此真实,真是不可思议。第一次预选自己十分忘我,面对第二次的舞台,这才有了参加比赛的实感。
自己真的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漫长的练习的成果,今天就要展示给大家了。
忽然,他感到一阵恐惧。
接下来呢?以后呢?如果这些充实的日子结束,接下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