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第5/6页)
《马耳他黑鹰》的英文本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在我国流传,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上海西书店里到处都有这本作品的廉价普及本出售。但一直没有人把这本作品译成中文。初入译坛时,我们不知天高地厚,认为哈米特是受迫害的进步作家,打算把这本作品列为翻译选题,结果当然是碰了壁。直到一九七八年,欣逢大地回春,我们重新拿起笔杆,出于练练拳脚,就把这本作品译了出来,一时找不到愿意接受这个选题的出版社,就暂且束之高阁。一九八○年,正巧云南人民出版社来上海向我们组稿,听了我们的介绍,他们很感兴趣,当场拍板。我们把译文作了修订后寄给他们,这本作品的中译本才终于在一九八一年三月问世,当时正是广大读者久旱逢甘霖的年月,欧美文学的译本都大受欢迎,所以初版印数居然达到七万六千三百本之多。
最近,上海译文出版社购得哈米特作品的版权,收入此书。我们又根据译文出版社提供的Vintage Books(1992年版)原文本,把全书重新作了修订,原书个别分段、漏句都依照新版本更改、补充,误译句子也予以更正。再次修订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新资料,对哈米特和这本作品有了些新认识,这篇东西就作为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吧。
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十二日
[1] 爱伦·坡(1809—1849),美国诗人、小说家、评论家。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先驱,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化的影响极大,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无人可与颉颃。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一主张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中,包括诗歌、小说和评论。他传世的诗歌只有五十首,表现强烈的感情和美的节奏。除了若干重要的文学评论外,还创作了七十篇短篇小说,体裁各异,屡有创新,大都带有传奇色彩,因此后世推崇他为美国短篇小说的开拓者。法国龚古尔兄弟和英国W·H·奥登等人均认为他是侦探小说(推理小说)、恐怖小说和科幻小说的鼻祖,这一说法已得到普遍公认。
[2] 林肯在1860年接见当时著名作家迪恩·霍威尔斯(1837—1920)时亲口告诉他这件事。
[3] 狄更斯笔下这一人物完全以真实生活中的费尔德探长为原型写成,内容也确有其事。
[4] 柯林斯笔下这一人物也确有其人,原型是乔纳森·惠切尔探长。
[5] 后世竟然不断有读者写信到小说中所述的伦敦贝克街去找福尔摩斯求教。
[6] 理查德·奥·弗里曼(1862—1943),他作品里的侦探是第一个使用法医学破案的桑代克医生。他首创了“逆侦探小说”的手法。
[7] 奥克斯男爵夫人(1865—1947),她在作品《海绿》(1905)里塑造了一个无名无姓,坐在ABC茶馆角落安乐椅上的老人,靠听取人家讲述案情,寻出线索,推理破案。
[8] 厄内斯特·布拉默(1869—1942),作品里的侦探卡拉杜斯是个瞎子,虽然双目失明,但凭了敏锐的听觉和嗅觉,照样能找到罪证。
[9] 吉尔伯特·凯斯·切斯特顿(1874—1936),1903年,他开始写布朗神父系列小说。布朗是一个从信徒忏悔中了解案情的教士。他以世俗的知识、想象力、同情心和理智解决罪案。
[10] 阿·爱·梅森(1865—1948),首次研究罪犯心理,小说主人公是法国侦探哈诺。梅森还以擅写历史小说闻名,代表作有《四羽毛》。
[11] 弗里曼·威尔斯·克罗夫兹(1879—1957),作品中塑造了弗伦奇侦探。
[12] H·C·贝利(1929—),他笔下的侦探是雷金纳德·福伦。
[13] 安东尼·伯克利,出生年份不详,笔下的侦探是谢林汉姆。
[14] 约翰·狄克森·卡尔(1906—),出生在美国,笔下侦探是费尔和亨利搭档。
[15] 多萝茜·塞耶斯(1893—1957),英国作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她在1923年开始写侦探小说,名作有《证人疑云》(1926)、《极毒药》(1930)、《刽子手的假日》(1933)及《九个裁缝》(1934)等。不过,她从1937年就辍笔不写侦探小说,专心写她认为重要的著作。一生写过十几部剧本,儿童文学;编纂过几大卷侦探小说、犯罪小说、恐怖小说文集,诗歌集;研究过宗教史,翻译过但丁《神曲》和古典名著《罗兰之歌》。
[16] 范·戴恩(1888—1939),真名威·亨·赖特,著有凡士探案系列小说多部,代表作有《本森血案》(1926)及《金丝雀血案》(1927)等。
[17] 艾勒里·奎恩(1905—1971),真名弗雷德里克·丹奈,奎恩是他和表兄曼弗里德·李(1905—1971)合用的笔名,也是他们合著的系列小说奎恩探案中的侦探名字。作品特点是一开始就把种种线索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参与破案。代表作有《荷兰鞋之谜》(1931)、《希腊棺材之谜》(1932)、《十字架之谜》(1932)及《中国橘子之谜》(1934)等。他还编选过几十种侦探小说选集、大全,还创办并主编了《神秘故事》杂志,对推广侦探小说创作起了很大作用。
[18] 雷克斯·斯托特(1886—1975),1927年开始写作,塑造“安乐椅”上的侦探尼罗·沃尔夫,著有七十多部侦探小说,脱离老一辈小说家窠臼。1958年任美国惊险小说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森林大火》、《总统失踪》、《金蜘蛛》及《最后推断》等。
[19] “黑色电影”(Black Cinema)的兴起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1941年,约翰·休斯顿对前人根据哈米特小说《马耳他黑鹰》制作的电影《危险的女人》(1931)和《撒旦遇见一个女人》(1936)作了研究,认为太差,于是用自己的艺术眼光和手法重新拍摄,由著名硬汉亨弗雷·鲍嘉扮演主角斯佩德,配角也由两个著名性格演员担任,此片摄影技巧奇特,取得极大成功,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剧本、男配角三项大奖,被认为黑白片的经典作。从此这类影片大为流行,大部分都是根据当代名作家的名著改编的,而且绝大部分是黑白侦探片,或暴露现实中黑暗面的社会片。后来被电影史家称为“黑色电影”。代表作有据钱德勒小说改编的《夜长梦多》、《双重赔偿》,据海明威小说改编的《江湖侠侣》、《杀人者》,据哈米特小说拍摄的《玻璃钥匙》,以及《堕落天使》、《荡妇怨》、《刽子手》、《不夜城》、《哑女劫》、《绿窗艳影》、《三怪人》、《逃狱雪冤》、《三更天》、《英雄末路》、《血溅虎头门》、《正义的呼声》及《欲海情魔》等,甚至经典片《卡萨布兰卡》也在其列。这一流派的电影发展到五十年代初才趋没落,不过作为孤立的片种仍有人拍摄,杰出的有《街上的罪恶》、《下流的哈里》、《唐人街》及《出租汽车司机》等。在法国,称之为(Film Noir),也用来泛指战后拍的新浪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