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50/51页)
“你是说透明化了的政府吗?那些依靠圆环公司来保住自己名声的立法者?要知道,他们一旦公开反对圆环公司,就会立刻身败名裂。你觉得威廉姆森议员身上发生了什么?你还记得她吗?她威胁到了圆环公司的霸权,接着,联邦调查局就在她的电脑里发现了犯罪证据。你觉得那仅仅是一个巧合吗?事实上,除了威廉姆斯,斯坦顿早已对另外大约一百人做过了这样的手脚。梅,一旦圆环公司实现了完整,就将出现这种局面。是你帮助了它实现完整,你提出的这个所谓的民主,或者叫‘德谟克西’的东西,哦,我的老天爷。打着倾听每一个人的声音的幌子,你其实缔造了暴民统治,在你创造的社会当中,所有的秘密都被视为犯罪。梅,你真是太聪明了,我是说真的,你太厉害了。你就是斯坦顿和贝利从一开始就希望找到的人。”
“可是贝利……”
“贝利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获得他们认识的所有人和所有事情的信息,那么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甚至变得十全十美。他真的以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够从其他人那里找到答案。他确实相信公开透明,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畅通无阻的信息获取能够帮助改善世界。他也真的相信全世界都在等待每一个人都彼此联系在一起的这一刻。梅,这就是令他心醉神迷的未来图景!你难道看不出他的这个观点有多么的极端吗?他认为所有的信息,无论私人与否,都应该公开。这个想法非常激进,倘若在另一个时代,它一定会是某个古怪的副教授提倡的一个怪点子,根本入不了流。他认为,知识就是财富,而没有人有资格拥有它——这就是他构想出的‘信息共产主义’,当然,它还配上了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野心……”
“那么,难道是斯坦顿?”
“斯坦顿将我们的理想主义专业化了,也把我们的乌托邦转化成了经济利益。是他发现了我们的工作和政治之间、政治与控制之间的关联。原本公共和私人之间的关系转变成了私人与私人之间的关系,不久之后,圆环公司就开始运营起政府的大多数甚至是所有的服务项目,而且展现出了私营企业不可思议的效率和不知餍足的胃口。这样,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成了圆环公司统治下的公民。”
“你觉得这非常糟糕吗?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获得服务,平等地获取信息,那么我们将有机会实现真正的平等。人们不应该为获取信息而付出任何代价,他们应当能够不受阻碍地知晓一切、评估一切……”
“那如果每个人的信息都被追踪……”
“那么,世界上将不再有犯罪,不再有谋杀、绑架和强奸发生,不再有儿童会沦为受害者,也不再会有人失踪。我是说,仅仅是这一点……”
“可是,你难道没有意识到你的朋友梅塞经历了怎样的遭遇吗?他被人们一直追到了天涯海角,最后走投无路,只得自杀。”
“但这只是历史的枢纽罢了。你和贝利就此谈过吗?我是说,每当人类历史处于重大的转折点时,都会引起一些动荡。有些人会落在历史潮流的后面,而有些人则主动选择留在原地。”
“这么说,你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追踪,都应该受到监视?”
“我认为每件事和每个人都应该处于大家的视线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监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但有谁愿意时刻受到监视呢?”
“我愿意。我希望能被大家看见。我想要向大家证明我的存在。”
“梅。”
“大多数人都愿意这么做。人们为了知道自己能被他人看见,能获得他人的承认,并且可能被他人记住,他们愿意用自己知道的一切和认识的所有人进行交换。我们都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死去。我们都知道这世界太大,自己只能是其中渺小的一分子。所以,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能被他人看见,我们的声音能得到别人的倾听,即使是短暂的一瞬间也好。”
“可是,梅。我们都看见了水箱里那些生物的遭遇,不是吗?我们目睹了他们被那野兽吞进腹中,变成了一团灰烬。你难道看不出,只要有那野兽的存在,所有进入那水箱的生物都会遭受同样的命运吗?而有了圆环公司这头野兽的存在,其他人的命运也会如此。”
“那么,你到底希望我做什么呢?”
“当你的观众人数达到顶峰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当着大家的面读一下这则声明。”他说着,递给了梅一张纸条。在这张纸条上,他用醒目的大写字母写着一行标题——数码时代的人权,在标题下方,他同样用大写字母列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主张。梅迅速地浏览了一遍,看见其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享有匿名权。”“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能被测量。”“无休止地追求数据来量化任何人类努力的价值是无法获得真知灼见的。”“公共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界线绝对不能打破。”在纸条的最下方,她看到泰用红色的笔写道:“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权选择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这么说,你希望我当着观众的面朗读这上面写的一切?”
“是的。”卡尔顿答道,眼里满是兴奋。
“然后呢?”
“我已经计划好了一系列步骤,我们可以一同瓦解公司里的一切。梅,我知道这里发生过的一切,并且相信其中的许多事情一定能说服大家,让即使是最盲目的人也意识到圆环公司必须解散。我知道我能做到这一点,我也是唯一一个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过,我需要你的帮助。”
“在那之后呢?”
“然后,你和我就离开这里,到某个地方去。我有很多想法。我们将从人们的视线里销声匿迹。我们可以徒步穿越西藏,也可以骑车穿越蒙古大草原,还可以自己建造一艘船,乘坐它环游世界。”
梅想象了将会发生的一切。她仿佛看见圆环公司被解散了,在丑闻中被廉价出售,一万三千名员工失去工作,公司园区被其他势力接管,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被改造成大学、购物商场或者其他场所。最后,她想象着自己和眼前这个男人乘船无拘无束地环游世界的生活,可是这时,她突然想起了自己几个月前在海湾偶遇的那对生活在驳船上的夫妇。他们就那样安安静静地生活在那里,享受着二人世界,坐在防水布下,喝着纸杯里的酒,给游经身旁的海豹命名,回忆着岛上曾经发生的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