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十一月(第5/16页)

“请原谅,先生,我不是不尊重仪三郎君和他的朋友。但是,我有时候感到困惑。我不明白我们画家是否应该花这么多时间跟仪三郎君那样的人在一起娱乐。”

我记得就是这时,老师站了起来,举着灯笼走向储藏室里面的墙壁。墙壁原先处于黑暗中,老师把灯笼凑近时,挂在墙上的三幅上下排列的木版画便被清楚地照亮了。每幅画上都是一个艺伎在整理发型,她们都坐在地上,视角是从后面看去。毛利君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把灯笼从一幅画挪向另一幅。然后他摇摇头,自己嘟囔道:“致命的败笔。细节造成的致命的败笔。”几秒钟后,他仍然盯着版画继续说:“可是人总是对自己早期的作品怀有感情。也许你有一天也会对你在这里创作的作品产生同样的感情。”他又摇摇头,说:“可是这些画都有致命的败笔,小野。”

“我不能同意,先生,”我说,“我认为这些木刻画出色地证明了一位画家的才华能够超越某一种风格的局限。我经常认为,先生早期的木刻画被锁在这样的屋子里真是太可惜了。它们完全应该跟先生的绘画一起公开展出。”

毛利君仍然全神贯注地端详他的木刻画。“致命的败笔,”他又说了一遍,“但我那时候还很年轻。”他又挪动灯笼,让一幅画隐入阴影,让另一幅画显现出来。然后他说:“这些都是从主街一家艺伎馆里看到的景象。在我年轻的时候,那是一家口碑很好的艺伎馆。我和仪三郎经常一起光顾这些地方。”过了片刻,他又说道:“这些都有致命的败笔,小野。”

“可是,先生,我认为即使眼光最敏锐的人,在这些木刻画里也挑不出错来。”

他又端详了一会儿木刻画,然后开始朝这边走回来。我觉得他花了过多的时间走过地板上的那些杂物。有几次,我听见他喃喃自语,还听见他用脚踢开一个罐子或箱子的声音。是的,有一两次我以为毛利君是在那一片狼藉中寻找什么东西——也许是他早年的其他木刻画,但最后他又坐回到那只旧木箱上,叹了口气。又沉默了一会儿,他说:

“仪三郎是个不幸的人,一辈子过得不顺心。他的才华都被毁掉了。他曾经爱过的那些人,或者早就死了,或者把他给抛弃了。即使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他的性格就是孤独的,落落寡欢的。”毛利君停顿了一会儿,然后继续说道:“可是有时候我们跟青楼女子一起饮酒作乐,仪三郎就会变得开心起来。他想听什么,那些女人就对他说什么,至少在那个晚上他对那些话是相信的。当然啦,天一亮,他这样有智慧的人就不可能继续相信这样的话。但仪三郎并不因此就看轻那些夜晚。他以前总是说,最好的东西总是在夜晚聚集,在早晨消失。人们所说的浮华世界,小野,就是仪三郎知道如何珍惜的那个世界。”

毛利君又停住了话头。像刚才一样,我只能看见他的剪影,但我感觉他在倾听院子那头寻欢作乐的声音。然后他说:“如今他年纪大了,心情不好,但在许多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今晚他是快乐的,就像他以前在那些娱乐场所一样。”他深深吸了口气,好像在抽烟一样。然后他继续说:“画家有希望捕捉的最细微、最脆弱的美,就飘浮在天黑后的那些娱乐场所里。而在这样的夜晚,小野,那种美也会飘到我们这里。可是挂在那里的那几幅画,它们没有表现出一点那种虚幻的、转瞬即逝的特征。严重的败笔,小野。”

“可是,先生,在我看来,这些木刻画非常有力地表现了这些内容。”

“我创作那些木刻画的时候还很年轻。我怀疑,我之所以没能描绘那个浮华世界,是因为我无法让自己相信它的价值。年轻人对于快乐经常会产生犯罪感,估计我也是这样。我想,我当时认为在这样的场所虚度光阴,用自己的技巧去描绘如此短暂、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实在是一种浪费,是一种颓废。当一个人对一个世界的美产生怀疑时,是很难欣赏它的。”

我想了想,说:“是的,先生,我承认您所说的很适用于我自己的作品。我会尽力好好去做的。”

毛利君似乎没有听见我的话。“可是我很久以前就消除了那些怀疑,小野,”他继续说道,“年老之后,当我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我用毕生的精力去捕捉那个世界独特的美,我相信我会感到心满意足的。没有人能使我相信我是虚度了光阴。”

当然,毛利君的原话可能并不是这样。是的,仔细想来,这样的话倒更像是我在左右宫里喝了点酒之后,对我的那些学生说的。“作为日本新一代画家,你们对本民族的文化负有重大的责任。有你们这样的人做我的学生,我深感自豪。我自己的画作不值得多少夸赞,可是当我回顾自己的一生,想起我在事业上培养和帮助过你们在座各位,那么没有人能使我相信我是虚度了光阴。”每次我说出这样的话,聚集在周旁的那些年轻人都会提高嗓门,一个盖过一个地说我不该这样贬低我自己的作品——他们吵吵嚷嚷地告诉我,那些作品无疑将会流芳百世。可是,正如我前面说过的,许多成为我鲜明特色的话语和表达方式,实际上都是从毛利君那里继承来的,所以很可能这正是老师那天夜里的原话,当时给我留下了那么强烈的印象,并在我心里留下烙印。

唉,我的话题又跑远了。我要讲述的是上个月在河边公园跟节子有过那番不快的交谈之后,带外孙在百货商店吃饭的情景。实际上,我记得我正在回忆一郎对菠菜的赞扬。

午饭端上来了,我记得一郎坐在那里,专心研究盘子里的菠菜,有时还用勺子戳一戳。然后他抬起目光,说道:“外公,你看着!”

外孙撮起满满一大勺菠菜,高高举起,开始往嘴里倒。看他的吃相,活像某人在喝瓶里的最后几滴酒。

“一郎,”我说,“这样的吃相可不雅观。”

可是外孙继续把菠菜往嘴里塞,同时使劲嚼着。吃完了一勺他才把勺子放下,两个腮帮子鼓得都快爆炸了。然后,他嘴里仍然嚼着,脸上突然做出一副严肃的表情,挺起胸膛,开始用拳头出击周围的空气。

“你在做什么呀,一郎?告诉外公,你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