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仙(第4/4页)
【注释】
- 文登:县名,即今山东省文登县。
- 杵臼交:不计贪富贵贱的朋友。《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游太学,家贫无资粮,变服为吴祐春米。吴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杵臼,捣米的木杵和石臼。
- “节序登堂”二句:意思是,四时八节,成生必定携眷到周生家拜问兄嫂,亲密如一家兄弟。是称赞成生恪守古训,对周生夫妻亲而有礼。节序:犹言四时八节。我国旧称春夏秋冬四季为四时或四序,称四立两分两至为八节。杜甫《狂歌行赠四兄》诗:“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 周妻生子:此据铸雪斋抄本,底本误“妻”为“子”。
- 别业:正宅外之园林宅舍。此“别业仆”,即指派守田庄之仆。
- 蹊:践越,穿行。《左传•宜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田。”杜注:“蹊,径也”
- 大父:祖父。
- 气填吭臆:怒气充咽填胸。吭,咽喉。臆,胸膛。
- 强梁世界:强暴横行的社会。强梁,强暴凶横。《老子》:“强梁者不得其死。”
- 矛弧,矛和弓,指杀人凶器。
- 两造:争讼的双方,原告和被告。《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郑注:“造,至也;使讼者两至。”
- 嗾(sòu叟):指挥狗的声音。《左传•宣公二年》:“公嗾夫獒焉。”《玉篇》:“《方言》云:秦、晋、冀、陇谓使犬曰嗾使犬。”
- 呈治:呈请惩冶。
- 怂臾(yǒng甬):同“怂恿”。
- 辰后:辰时过后。辰时,相当于早上七点至九点。
- 囹圄(língyú伶俞):本秦代监狱名,后为牢狱别称。
- 捏周同党:诬陷周生与海盗同伙。捏,捏造,即诬陷。
- 据词申黜顶衣:依据海盗供词,申报革去周生功名。旧时官府行文,下级向上级说明情况称“申详”或“申”。黜,革免。顶衣,指生员冠服,代指其资格功名。科举时代,生员犯法,革除功名之后,官府才能施刑审讯。
- 搒掠:拷打。
- 叩阙:应从青柯亭刻本作“叩阍”(铸本“阙”旁亦注一“阍”字),指向朝廷告状。阍,指帝阍,即宫门。吏民向皇帝告状叫叩阍
- 重犴(chóngàn虫岸):牢狱深处,拘禁重罪犯人的地方。犴,年狱。
- 弱弟:幼弟。弱,幼小。
- 难而不急:人在难中而不相救。急,救助。《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 赆(jìn尽):赠送路费。
- 着部院审奏:责成(山东)巡抚审理奏闻。部院,本指朝廷六部和都察院的长官,清代各省巡抚多带侍郎和副都御史的京衔,因以部院代称巡抚。
- 阅:经历。
- 诬服论辟:含冤屈招,被判死刑。辟,大辟,即死刑。
- 复提躬谳:提调案犯,亲自重审。谳,审讯犯人。
- 营脱:设法解脱罪刑。
- 朦胧题免:含糊其辞地报请朝廷免罪。朦胧,喻措辞含混。题,题本,上奏公事。
- 拟流:判处流刑。
- 黄巾氅(chǎng敞)服:道冠道袍。黄巾,即黄冠;道士戴的束发之冠,多用黄绢之类制成。氅,鸟羽织的外套。这里是对道士袍服的美称。
- 间阔:久别之情。间,隔。阔,久别。
- “不然”三句:你说的不对。是他人要抛弃我,我又能抛弃谁呢?未句句首省“予”字。
- 羽客:道士的美称。道教认为修炼戍功能飞升成仙,因美称道士为羽人、羽士、羽客。
- 同社生:社学同学。清制,大乡、镇置社学,近乡子弟可入学肄业。
- 游戏人间:指对现实生活抱洒然超脱的态度。《世说新语补•排调》:“苏长公(苏轼)在惠州,天下传其已死。后七年北归,见南昌太守叶祖洽。叶问曰:‘世传端明(苏曾为端明殿学士)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邪?’”
- 逴(chuò绰)行殊远:高一步低一步地走了很远。《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取食于敌,逴行殊远。”《说文》:“蹇,蹇也。”段注:“蹇,(跛)也。《庄子》‘踸踔而行’,谓脚长短也。”
- 驯人不惊:温驯依人,客至不惊。
- 万虑俱寂:各种尘世杂念都泯灭而归于空寂;是佛道修行的一种境界。万虑,指一切思维活动。寂,空寂。
- 于思(sāi腮):浓密的胡须。《左传•宜公二年》载宋人嘲笑华元多须而战败归来曰:“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思,同“”。
- 掩执:突入捉拿。乘其不备而动,叫掩。
- 诪(zhōu周)张为幻:施弄幻术骗人。诪张,欺诳。为幻,制造假象、幻觉。《尚书•无逸》:“民无或胥诪张为幻。”
- 晡(bǔ补):申时,即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
- 襁褓物,乳婴。襁褓,包裹婴几的衣被。
- 宗绪:宗族后裔,传宗接代的人。绪,丝线末端,比喻后裔。
- 涕泗:涕指眼泪,泗指鼻涕。《诗•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朱注:“自目曰涕,自鼻曰泗。”[48]签题“仲氏启”:信封上写着”二弟启”。签,指封套上书写收信人姓名住址的部位。仲氏,弟。《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朱生“伯仲,兄弟也。”
- 研:同“砚”。
- 点金术,道教所谓点化他物使成金银的法术。
网站换新网址了: www.dbxsx.com ,大家请重新收藏,旧网址很快就访问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