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运动以及内战政治(第8/8页)

[56]出自华东人民出版社编辑重印的一篇文章《在斗争里壮大》,第86—100页。据报道,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中,共产党活动有相似的模式。比如,一位作家能够在威斯康星大学150名中国学生中说出两名共产党员的名字。(罗伯特·洛(Robert Loh)口述,汉弗莱·埃文斯(Humphrey Evans)整理:《逃离红色中国》,第35页)

[57]美国驻北平领事馆译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讯,1949年2月3日。

[58]上海《大公报》,1949年5月28日;1949年5月29日北平普通话广播(《每日报道》,5月31日)。

[59]佩恩:《觉醒的中国》,第222页。

[60]谢伟思:《中国白皮书》,第2卷,第842页。

[61]北平《新路》,1948年8月28日。

[62]上海《中建评论》,1948年9月5日。

[63]《观察》,1948年9月4日,第3页;教授张志让在1948年9月18日《观察》第3页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64]案件关于该情节的背景在萧扬的《浙大学生被捕惨死案》中有描述。《观察》,1947年11月8日,第16页。

[65]“于子三案”受到广泛的报纸报道。这段的描述依据:上海《大公报》,1947年11月2日;上海《中央日报》,11月21日;上海《新闻报》,11月20日;上海《新闻报》,1948年1月8日。

[66]关于这段时期见易社强(John Israel):《中国学生的民族主义(1927—1937)》,第五章和第六章。

[67]余才友:《谈今天的学生》,《观察》,1948年4月24日,第17页。

[68]这些论点出现在该时期自由主义的报纸和期刊上。老一代人对国民党统治,包括对政府干涉学术事务的评价,在后面第五章有论述。

[69]虽然日本占领和1947年春经济崩溃也许对我们讨论的时期内学生运动的发展可能有影响,但是他们不能充分解释上海青年相对更激进的原因。这一现象也存在于1949年之后党内知识分子中间。对上海知识分子来说,他们所处的环境中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起作用,可能与上海是全国主要的工业中心有关,但是真实原因有待更细致的分析。

[70]上海《申报》,1947年7月19日;上海《大公报》,1948年6月15日。

[71]关于本问题的敏感回答见费孝通《没有安排好的道路》,《观察》,1947年5月3日,第6—7页;同时见天津《大公报》,1947年7月10日。

[72]鲍大可对陈立夫做的采访透露了逮捕学生的原因。后者是国民党组织部长和实力雄厚的“CC系”领袖。显然,政府领导不仅授权他们震慑学生,而且真的相信,如果“真正”的共产党能被逮捕,运动就在掌控中了。(《共产党接管前夕的中国》,第50页)

[73]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70页(第1256页)。

[74]一位北京大学学生在1948年3月告诉鲍大可:在北大,至少50%的学生同情共产党,认为它比国民党好。但是在前不久,大使司徒雷登告诉鲍大可,70%—95%的学生反对中国的共产主义——虽然他承认反对政府的学生的比率也在这个水平上(《共产党接管前夕的中国》,第46—47页)。迪尔曼·德丁(Tillman Durdin)在1948年年中估计有70%的北平大学生“支持”中国共产党,但是在前一年这个数字为大约50%(1948年6月20日《纽约时报》)。

[75]上海《东南日报》,1948年12月24日。

[76]调查结果转载于1948年7月17日《观察》,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