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基辅罗斯、波兰和普鲁士的诞生

公元880年前后,诺夫哥罗德的奥列格(—912)建立了第一个东斯拉夫人国家“基辅罗斯”,核心区域在第聂伯河流域,即今俄罗斯西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首都在基辅。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约958—1015)派人考察罗马天主教、伊斯兰教和东正教以后,选择了皈依东正教。在他和儿子“智者雅罗斯拉夫”(约978—1054)统治期间,基辅罗斯达于鼎盛。雅罗斯拉夫1054年去世后国家分裂,众多诸侯国并立,1157年,首都也从基辅迁到莫斯科以东的弗拉基米尔。不久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约1200—1255)率大军横扫东欧、中欧,1240年占领基辅,两年后建立金帐汗国,俄罗斯各诸侯国成为其附庸。14世纪末金帐汗国开始衰落,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1530—1584)加冕成为俄罗斯沙皇,沙皇俄国正式诞生。他以残暴著称,世人更熟悉的名字是“伊凡雷帝”。

10世纪中叶,现在波兰中西部的西斯拉夫部族逐渐统一起来。公元966年大公米兹科一世(Mieszko I,930—992)受洗皈依罗马天主教,建立起皮阿斯特王朝(Piast dynasty),是为波兰立国之始。核心区域在今波兰中西部波兹南一带,称“大波兰”,现在是波兰16个“省”之一。稍晚,今波兰东南部克拉科夫一带的“小波兰”发展起来,取代“大波兰”成为国家核心区域。从11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克拉科夫一直是波兰首都。

普鲁士(德语Preussen)一名源于居住在维斯瓦河与尼门河之间的古代民族“普鲁西”。公元10世纪开始有萨克森人去那里传教,随之有德国移民到来,13世纪成为由条顿骑士团统治的教皇封地。

公元1385年立陶宛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亚盖沃(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约1351—1434)迎娶年仅12岁的波兰女王雅德维加(Jadwiga Andegawe ń ska,1373—1399)为妻,由此开始亚盖隆王朝(Jagiellon dynasty)统治,奠定两国联合的基础。1569年两国签订《卢布林条约》,成立了波兰语称“Rzeczpospolita”、英语译为“commonwealth”、汉语似可译作“联合王国”的国家。它以拉丁语“Si Deus Nobiscum quis contra nos”为格言,意“如果上帝与我们同在,谁敢与我们为敌”。全盛时期面积达到111.5万平方公里,但其很大部分正是侵占的原“基辅罗斯”核心区域,包括现在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的全部,乌克兰大部,还有俄罗斯和爱沙尼亚部分地区。

全盛时期(17世纪初)的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最大部分是其占领的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俄罗斯西部,还包括拉脱维亚全部以及爱沙尼亚相当部分。

1584年沙皇伊凡雷帝去世,俄罗斯陷入混乱,波兰乘机入侵,1610年9月攻陷莫斯科,企图让年方15岁的波兰王子做新沙皇。这自然招致俄罗斯人强烈反抗,1612年9月下诺夫哥诺德商人库兹马·米宁(?—1616)组织起一支志愿军,在德米特里·波扎尔斯基(1578—1642)领导下向莫斯科进军。11月打败波兰军队,结束波兰对莫斯科两年多的占领,解放了监狱里所有犯人,包括第二年缙绅会议推选为新沙皇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596—1645),持续三百多年(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罗曼诺夫王朝由此开始。为了纪念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不朽功绩,1818年为他们建造了青铜雕塑。原来计划建在下诺夫哥诺德,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说他们属于整个俄罗斯,于是改在莫斯科红场中央。1936年苏联政府认为它有碍红场阅兵和群众游行,移到红场南端圣瓦西里教堂前。

莫斯科红场南端圣瓦西里教堂前的米宁与波扎尔斯基纪念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