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铁幕即将落下”(第4/4页)
饭后,军事专家们开始开会。塞耶和菲茨罗伊·麦克莱恩准将——由丘吉尔派至南斯拉夫的那位——在村中闲逛着。这是他们见过的最新奇的军事基地。看上去,似乎托尔布欣和他的参谋人员,带着一群漂亮的当地女兵,几个小时前才到达这里。这让塞耶想起了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宠臣波将金为取悦他的情妇而建造的那些假村庄。
亚历山大觉得,这次正式会晤非常友好,但是却没有成效。他为盟国战斗机的飞行员无意中炸死了一名红军军长而表示歉意。他说,如果托尔布欣可以通知他前线的位置,就可以防止这种令人遗憾的事故发生。托尔布欣答道,死去的军长是他最好的一位朋友,接着又无奈地补充说:“没必要再谈论是否告诉你我们前线的位置。莫斯科方面说不行。”
当晚的宴会十分丰盛,巨大的鳟鱼、烤火鸡、整只的乳猪、伏特加、香甜的克里米亚香槟酒,还有来自高加索的甘醇的白兰地。最后,一个冰激凌蛋糕被隆重地端了上来,上面装饰着富有寓意的小雕像和象征爱国的符号。大家推杯换盏,气氛越来越轻松,巨大的餐桌旁,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一位红军的四星上将(5)问麦克莱恩,他是在哪儿学了一口流利的俄语。这位英国准将说,莫斯科大审判期间他在苏联。俄国人友好的面孔上突然布满了阴云。“对于外国人来说,那肯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年代。”他说,然后便转向了另一侧的邻座。
宴会结束后,一位苏联中将陪同亚历山大来到他的住处,塞耶作为翻译随行。当他们走进亚历山大下榻的那间村舍时,一名身穿制服的迷人的金发女郎正睡在一张长椅上。
“我可以问一下这是谁吗?”亚历山大礼貌地问道。
俄国将军结结巴巴地说他不知道,这话让人很难相信。“事实上,”他又飞快地补充道,“她平时就住在这间村舍里。可能是出于本能又回来了。”
“就像一只回家的信鸽?”亚历山大反问道。
他们叫醒了那个女孩,然后把她打发走了。塞耶在他和亚历山大参谋部的一个美国人莱曼·兰尼兹尔少将合用的住处也发现了一个女孩。
“该死,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兰尼兹尔问道,“这个女兵是干吗的?”
塞耶解释说,表面上看来,她似乎是个勤务兵,“她会住在外面的房间里,不用担心。”
在那个房间里,她已经在长椅上为塞耶铺好了床位。她像对待一个孩子似的帮他掖好被子,给他拿来一杯热牛奶,然后裹上大衣躺在地板上。早上五点,她用一块又湿又凉的破布给塞耶擦脸,把他惊醒了。给他刮完脸之后,她说:“张开嘴吧,我给您刷牙。”
大家和托尔布欣共进早餐,又是从头到尾的伏特加。第二天在贝尔格莱德醒来时,大部分盟国成员几乎什么都不记得了。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莫斯科事先计划好的。
在布加勒斯特,自从维辛斯基让罗马尼亚国王组建以苏联选择的格罗查为首的新政府以来,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是,国王的大臣们仍在犹豫。最后,在3月5日,维辛斯基的耐心耗尽了。他命令国王在当天宣布成立格罗查政府。他叫嚷道,如果不这么做,就会被苏联认为是一种敌对行为。七点钟,新内阁——包括十三名格罗查的支持者,以及四名其他党派的代表——宣誓就职。从而,共产主义通过威胁,没有经过选举就在事实上进入了罗马尼亚。
与在危机之初所做的一样,哈里曼提出了抗议。然而,他只是被平淡地告知,旧政府是法西斯政府。苏联人摆出唯一真正的民主捍卫者的姿态,宣称“与民主原则水火不容的拉德斯库的恐怖主义政策已被新政府的成立战胜了”。
然而历史总是极尽嘲讽之能事:约瑟夫·戈培尔博士最近写了一篇题为《2000年》的文章,警告西方注意这种两面派的做法。可是,谁会相信一个敌人呢?尤其是当他随意地把事实与虚构混为一谈的时候。
……在雅尔塔会议上,敌国的三位军事领袖为了实现其灭绝德国人民的计划,决定将德国占领到2000年……
这三位人物多么没有头脑!或者至少是其中的两位。因为第三位,斯大林,比他的两个搭档要远为深思熟虑。
如果德国人投降,苏联将占领……德国的大部分领土,以及整个欧洲东部和东南部。在这一大片领土前方,包括苏联,铁幕将要落下……欧洲的其余部分将陷入政治混乱,而这正是布尔什维主义到来之前的准备时期……
戈培尔或许没有什么别的成绩,但至少他发明的“铁幕”一词,足以使西方人久久思索——并最终将其当成自己的话说出来。
(1)蒙哥马利的昵称。——译注
(2)艾森豪威尔的昵称。——译注
(3)指阿瑟·威廉·特德(Arthur William Tedder,1890—1967),1944年起担任艾森豪威尔的副手,1945年升任英国皇家空军元帅。——译注
(4)Petru groza,1884—1958,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著名的左翼政治家,律师,法学博士,“红色资本家”,罗马尼亚共产党的亲密合作伙伴。
(5)原文如此,苏联并无此军衔,作者在本书中提及各国军衔时,通常会注明对应的美国军衔,这里应该是直接误用了美国军衔。——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