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3/4页)
处理了营帐里的所有病患,徐清麦打算眯一会儿,顺便去系统空间里转一转复盘一下这次义诊的收获。
空间里,她面无表情地略过了依然少少的积分,然后将视线停留在了知名度上面。很好,知名度已经从之前的75%涨到了现在的79%。
义诊还是有点用的。
就是,系统你个抠货,就不能涨到80%?!
徐清麦骂骂咧咧,点开了商城。
比起之前,升级了的商城可兑换的药物更多了,尤其是一些基础抗生素的药物,而且兑换价格也比之前要便宜了很多。所以在村里时,她才有充足的抗生素可用。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法子。
若是病人多一点,甚至是真的出现了一场疫病,即使只是一两个村子的规模,她的抗生素也不够用的。还是要尽快把研制青霉素的任务给提上日程。
青霉素怎么做的来着?
好像是苏格兰的一个医生在研究葡萄球菌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徐清麦忍不住抓了抓头发,努力回忆起自己记忆里的那些相关知识。
说实话,虽然知道原理,但要自行制取青霉素还是蛮难的,而且可能短时间之内也达不到规模化生产。有没有更适合现在这个时代生产力的东西?
徐清麦一边想,一边觉得有些困,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她是被一股呛鼻的气味给唤醒的。
“什么味道?”
“老师你醒了?”刘若贤手忙脚乱的给手里的小坛子盖上盖子,有些不好意思,“我没想到这个东西的气味居然这么大!”
徐清麦好奇问:“这是什么?”
“是糖蒜。”刘若贤见她不反感,便将那小坛子又打开了一丝缝,浓郁的酒味和蒜味儿飘散开来,“说是很好吃的,鄠县这边人都爱吃,您要尝尝吗?”
徐清麦敬谢不敏:“我不爱吃蒜。”
她能吃蒜蓉,但对这种大颗粒的蒜实在是不怎么敢尝试……等等,蒜!
徐清麦的眼睛亮了起来,冲口而出:“对啊,大蒜素!”
这么好的东西她怎么一开始没想到!
刘若贤疑惑看着她:“大蒜素?”
徐清麦笑起来:“来,拿一颗让我来尝尝。”
她现在对大蒜充满了好感,然而在吃到第一口的时候,就僵了一下:“……”
不过,没关系,这不影响大蒜现在在她心中的地位!
大蒜素,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被发现的一种天然抗生素,由得了诺贝尔奖的两位化学家发现。后来它被广泛运用在食品和医学领域。她去肿瘤外科实习的时候曾经听一位老师讲过这一段——因为大蒜素在抗肿瘤方面有着不错的疗效,还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类都有效——他们甚至还在闲聊侃大山的时候分析了一下如果回到抗战时期,用土法制造大蒜素的可行性。
只不过徐清麦对药物学不怎么上心,所以并没有第一时间想起这件事来。
现在想到了这个,徐清麦恨不得马上就能回到长安去实验一下自己的这个想法。
将这件事记在了小本本上,她这才注意到天色还早。
“你们怎么就回来了?”徐清麦疑惑地问刘若贤,还以为他们会在县城里多玩一玩吃一吃呢,但听外面似乎回来的人还不少。
刘若贤尴尬笑了笑:“本来还想要多待一会儿的,结果被县里的百姓们给认出来了。”
然后事情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徐清麦:“难不成被堵起来要你们继续给他们看诊了?”
“那倒没有。”刘若贤慌忙摆手,“就是不管走到哪里,吃的喝的还是用的,他们都不收钱了,太热情了!”
她指了指那罐糖蒜:“这就是一个货栈的掌柜送的,推都推不了。”
就算是路过路边的货郎,都要被货郎热情地塞点东西在手上,不收吧,对方还觉得你是看不起他。多来这么几次,他们也觉得不好意思,便只能落荒而逃了。
徐清麦扑哧一笑。
“一开始觉得挺好的,反正我们吃的买的也不是多贵的东西。”刘若贤老老实实说道,“但去了白家乡那边后,就觉得还是算了,人家生活也不容易。”
说不定他们觉得普通的这一点点东西,对别人来说却是家里人一天甚至是几天的进项和口粮,于是再拿在手里时就很不是滋味了。
徐清麦笑眯眯看着她:“不错,长大了,知道为别人着想了。”
刘若贤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第二天,基本上所有出去的队伍都回来了。
待到学生们将自己在城内和周边的患者都回访完,严雪文和徐清麦商议了一下,打算早些走,一鼓作气回到长安可能反倒更好一些。
徐清麦对严雪文道:“还是悄悄地走比较好,不然太兴师动众也不好。”
严雪文颔首:“确实。”
她俩都是挺害怕煽情的人。
于是到了天才蒙蒙亮,所有人就已经起来收拾行囊,准备拔营回程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待他们收拾到一半的时候,却听到外面人声鼎沸,出门一看,却是县令和县丞领着许多百姓们站在营帐外的驿道两旁。
徐清麦有些吃惊:“县令,现在还没到开城门的时候吧。”
县令微笑道:“的确还没到时间,但百姓们知道太医必然会趁着天还未亮就走,都想要来送太医们一送,在下自然也不能逆了民心民意。”
他身后的百姓们纷纷高声喊道:
“就是,太医们既然要走,肯定是要来送一送的。若是连这个都做不到,我们岂不是成了狼心狗肺之徒?!”
“太医们可是咱们鄠县的大贵人呐!”
徐清麦和严雪文看着一双双诚挚的眼睛,竟然觉得喉咙微堵,只能带领着学生们拱手相拜。
最后,他们收下了柳枝,拒绝了百姓们送来的食物等等,在几百人的注视下缓缓离开了鄠县,踏上了前往长安的归途。
晨曦的清辉温柔的从云间照拂着这一片虽破旧却生机勃勃的土地,目送着太医们远去的背影,不知是谁先吟唱出了声,先是淅淅沥沥的几声,然后慢慢的,更多人开始和歌而唱,踏歌而舞。
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在用他们最朴素也最盛大的情感表达着离别相送的不舍与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