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绚丽之梦(第8/12页)

红军连续三次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不但歼灭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而且还使赣南、闽西两个苏区连成了一片,中央苏区自此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红色根据地。红军在三次反“围剿”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毛泽东说:“对于我们,当敌举行大规模‘围剿’时,一般的原则是诱敌深入,是退却到根据地作战,因为这是使我们最有把握打破敌人进攻的办法。”诱敌深入作战原则的确立,是中国工农红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的重要标志。

一九三一年一月七日,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在远离苏区的上海秘密召开。一部分中央委员被剥夺了参加会议的权利,一些根本不是中央委员的人参加了会议。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发表了啰嗦的演说,在涉及中央人选问题时,他首先表示对工人出身的中央委员“决不能让他们滚蛋”,中央政治局主席向忠发由此松了一口气。接着米夫又提到周恩来:“应该打他的屁股,但是也不是要他滚蛋。”最后他开始吹捧王明为“天才的领导者”。在讨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候选人时,不同立场的代表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名单,有的名单竟把原来政治局的人一个没剩地全部剔除了出去。候选人还没吵出结果,表决权问题又再次引发冲突。会场上互相指责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操着异国语言的米夫不停地拍着桌子咆哮,一遍又一遍地勒令声音最大的代表滚出会场。最后,在米夫的干预下,也就是说在共产国际这个不可抗拒的权威的干预下,会议终于“选举”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是:向忠发、周恩来、项英、张国焘、徐锡根、卢福坦、陈绍禹[王明]、陈郁、任弼时。候补委员是:罗登贤、关向应、温裕成、毛泽东、顾顺章、刘少奇、王克全。政治局常委是向忠发、周恩来和张国焘。

但是,没过多久,悲剧发生了: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顾顺章和中央政治局主席向忠发先后叛变。

顾顺章,大革命前是上海烟厂的工人,一九三一年四月,他在护送张国焘等人前去鄂豫皖苏区的时候,在武汉街头被叛徒认出被捕。出乎国民党当局的预料,顾顺章立即声称自己有“对付共产党的大计划”,要求速“安排本人晋见总司令蒋公”。武汉的国民党当局一边打电报请示,一边将顾顺章押往南京。万幸的是,发往南京的电报被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党员钱壮飞截获,钱壮飞立即破译了电文并连夜派人赶往上海密报李克农,许多共产党人得以平安转移。但是,顾顺章的叛变依旧导致了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遇害:恽代英,他刚刚被中共营救出来便再次被捕,随即被枪杀于南京雨花台;蔡和森,他在香港被捕,随后被引渡到广东,敌人将他的四肢钉在墙上,他坚贞不屈英勇就义。顾顺章的叛变还导致了中央政治局主席向忠发被捕。此前,因得知向忠发不喜欢自己的农村妻子,顾顺章便给他介绍了一个女人,正是因为这一点,向忠发在顾顺章叛变后设计的一次幽会中被捕。向忠发没等敌人用刑就供出了中共中央机要处所在地,这令审讯他的人都有点怀疑这个共产党主席是不是个冒牌货。蒋介石得知向忠发叛变的消息立即电令上海警备司令部“暂缓处决”,但是电报到达时这个窝窝囊囊的老头已经被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下令枪决了。

白色恐怖之下,实际掌握着中央领导权的王明不得不到处躲藏,最后他想起能够救他于危险之中的还是苏联人。王明给米夫打电报要求去苏联,米夫立即回电邀请他到共产国际工作。临走,王明安排了中共中央的工作,这时张国焘已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建立中央分局,周恩来将被派往中央苏区任中央局书记,由于在上海的中央委员已经所剩无几,经共产国际的批准,成立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其成员是:张闻天、康生、陈云、卢福坦、李竹生,总负责人是年仅二十四岁的博古。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蒋介石向中央苏区发起了第四次进攻,红军开始了更为艰苦的反“围剿”作战。

“必须向外发展,必须占领一个两个顶大的城市,不要重复胜利后休息,致使敌人得以从容地退却。”——这是中共中央对红军的指示。但是中国的哪一座城市是“顶大”的?早在二月,红一方面军曾经攻击过赣州。赣州三面环水,往来通畅,是赣南政治、经济、军事要地。城内驻有国民党守军三千人,地方武装五千人。在其南北还驻有国民党军第十八军和第一军。毛泽东坚决反对红军攻打赣州,他认为红军还不具备攻坚作战的能力。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想占领赣州,拿毛泽东的话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四周农村群众发动起来”,把“游击战争普遍开展起来”,那时候赣州的城墙就会一块砖一块砖地被“搬掉”——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著名战略思想那时还没有最后形成,但是他这个“搬砖头”的比喻已经十分形象有趣。但是中共中央不同意,要求红军必须占领苏区附近的大城市,“使革命发展更迫近夺取一省和数省首先胜利”。

从二月底至三月初,红军一再向赣州发起攻击。攻击西门的红三军团一师几次冲锋都未能突破。攻击南门的红三军团二师组成了突击队,把炸药秘密埋在了城墙下,但是炸药用量的计算失误导致爆破时城墙向外倒塌,突击队队员全部被埋在了废墟下。攻击东门的红七军爆破成功,一度冲进城墙内并占领了城楼,但在国民党军猛烈的反扑中,坚守城楼的红军官兵全部牺牲。国民党军开始大量增援赣州,当红军准备再次爆破时,城内的国民党军突然出击,城外的国民党援军也发起了进攻。在腹背两面受敌的时刻,一师政委黄克诚亲自组织部队用大刀与冲上阵地的敌人展开肉搏,掩护大部队撤退。赣州一役,红军伤亡三千多人,红四军十一师政委张赤男、红十三军三十七师政委欧阳健阵亡。接下来发生在水口的战斗,被称为“战场景象之惨烈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罕见”。战斗几乎全部在肉搏中进行,沟渠中双方官兵的尸体交错重叠,河水因为注入了浓浓的鲜血而流动迟缓。严峻的局面使红军领导人毅然放弃了城市攻坚战,避免与敌人主力决战,在战略转移中寻找有利的战机。红军先战黄陂,左翼部队全歼了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俘虏了师长李明;右翼部队全歼了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师,活捉了师长陈时骥。再战草台岗时,红军歼灭了国民党军第十一师大部。红军连续两战两捷,迫使大规模“围剿”苏区的国民党军纷纷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