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赤白对立”(第6/7页)
[102] 《胜利的瑞金突击月》,《斗争》第43期,1934年1月19日。
[103] 王稼蔷:《为扩大红军二万五千人而斗争》,《斗争》第37期,1933年12月5日。
[104] 《严重的问题摆在补充师团的面前》,《红星报》第21期,1933年12月23日。
[105] 汉年:《工人师少共国际师的动员总结与今后四个月的动员计划》,《斗争》第24期,1933年8月29日;《中共公略县委七、八、九三个月工作总报告》,《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年)》(二),第238页;《中共福建省委工作报告大纲》,《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第505页。
[106] 《消灭逃跑现象来纪念“八一”》,《红色中华》第217期,1934年7月21日。
[107] 《陈伯钧日记(1933~1937)》,第136页;聂云臻:《与逃亡现象斗争的一年》,《红星》第56期,1934年8月1日。
[108] 《足智多谋的智多星》,《青年实话》第2卷第3号,1933年1月29日;汉年:《工人师少共国际师的动员总结与今后四个月的动员计划》,《斗争》第24期,1933年8月29日。
[109] 《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江西军区总指挥部联合通令——关于模范赤少队开小差问题(1933年4月16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3~1934年)》,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印,1992,第107页。
[110] 《为加强和巩固地方武装发展游击战争的决议》,《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第644页。
[111] 《警钟——向着军区分区敲》,《红星》第26期,1934年1月28日。
[112] 邓发:《开展反对开小差的群众运动》,《斗争》第14期,1933年6月5日;《陈伯钧日记(1933~1937)》,第272~273页。
[113] 《中共闽粤赣省委关于消灭团匪与土匪问题给各级党部的指示信》,《闽粤赣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1933)》,第201页;《江西省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对扩大红军的决议》,《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第607页;《中共闽粤赣省委关于消灭团匪与土匪问题给各级党部的指示信》,《闽粤赣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1933)》,第201页。
[114] 《关于游击队工作,总政治部1934年1月5日训令》,《斗争》第42期,1934年1月20日。
[115] 《瑞金党的道路,是全国苏区党的道路》,《斗争》第73期,1934年9月30日。
[116] 严仲:《三个月扩大红军的教训》,《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第665页。
[117] 王稼蔷:《紧急动员——为扩大红军二万五千人而斗争》,《斗争》第37期,1933年12月5日。
[118] 《巡视三师的零零碎碎》,《武库》第7期,1931年12月31日。
[119] 国平:《转变中的三师的党》、《反对腐化》,《武库》第7期,1931年12月31日;第9期,1932年1月21日。
[120] 《霍步青给稼蔷同志信(1932年11月8日)》,《闽粤赣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1933)》,第273页。
[121] 《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陈之枢给中央的报告(1933年6月19日)》,《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3册,第91页。
[122] 《家、弼、霖自闽粤赣苏区来信(1931年3月23日)》,《闽粤赣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1931)》,第72页。
[123] 《中共湘赣苏区省委报告》,《湘赣革命根据地》(上),第599页。
[124] 《闽西同志口头报告(1930年12月19日)》,《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6册,第110页。
[125] 陈正、刘伯坚:《关于工作情况的报告(1930年11月7日)》,福建省档案馆藏91/2/404。
[126] 《远关于湘鄂西苏区敌军和我军情况及红军中政治工作缺点给中央的报告》,《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1~1934)》,第395页。
[127] 《家、弼、霖自闽粤赣苏区来信(1931年3月23日)》,《闽粤赣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0~1931)》,第72页。
[128] 李林:《历史思想自传》,《建宁党史资料》第3辑,中共建宁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印,1989,第119~120页。原文因错别字较多,引录时已在括号内做过修订。
[129] 邓文仪:《冒险犯难记》(上),台北,学生书局,1973,第21页。
[130] 陈毅同志“九一三”以后的讲话,1971年10月下旬。林彪此言,当然说的是一个总体感觉,中央苏区也不是完全没有志愿参军者,如吴法宪回忆就提到:“我看到有的同乡,只比我先参军几个月,就当了副班长,我看红军当官很容易,我想当官。”见《吴法宪回忆录》(上),香港,北星出版社,2006,第22页。
[131] 《弋阳、横峰工作报告(1928年10月)》,《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7~1928年)》年,第296页。
[132] 《滕代远向湖南省委的报告(1929年1月12日)》,《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1辑,第47页。
[133] 《中共河西道委给苏区中央局的综合工作报告(1932年5月17日)》,《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2年)》(一),中央档案馆、江西省档案馆编印,1992,第111页。
[134] 《湘赣省军区政治工作会议决议案》,《湘赣革命根据地》(上),第685~686页。
[135] 中革军委总政治部:《争取三都七保的意义和工作方法》,《中革军委总政治部通讯》第3期,1931年2月26日。
[136] 《滕代远向湖南省委的报告(1929年1月12日)》,《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第1辑,第43~45页。
[137] 《上犹人之赤祸谈》,《共匪祸赣实录》第2期,第58页。
[138] 《赣西南刘作抚同志报告》,《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第225页。
[139] 《中共苏区中央局通告第十号,地方武装的策略组织和工作路线》,石叟档案008·5524/2612/055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140] 《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政治决议案》,《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第117页;《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工作报告(1933年7月10日)》,《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9册,第120页。
[141] 《彻底执行明确阶级路线与充分群众工作》,《努力》第5期,1933年8月6日。
[142] 《邓中夏同志关于红二六军的报告》,《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第2册,第36页。
[143] 《总前委第六次会记录(1931年6月2日于建宁)》。
[144] 《总委第九次会议记录(1931年6月22日于康都)》。
[145] 《中共苏区中央局通告第十号,地方武装的策略组织和工作路线》,石叟档案008·5524/2612/055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146] 《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符镭关于福州工作情况给中央的报告(1933年12月)》,《福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13册,第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