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九首)(第3/4页)
[5]陈注引杜甫诗“人静乌鸢乐”,检今本杜集无之,当是佚句,未可知;或陈误引他人诗。王安石《永济道中寄诸弟》:“似闻空舍乌鸢乐”,在周词之前,盖皆用《左传》襄公十八年记平阴之战:“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句意。“鸟乌”“乌鸢”字面虽有别,而意可通。(《颜氏家训.文章篇》谓《汉书》朝夕乌事,文士每误作乌鸢用之,可参看。)乌鸢连用,见《周礼.夏官》:“射鸟氏……以弓矢殴乌鸢。”《尔雅.释鸟》:“鸢,乌丑,其飞也翔。”盖古以鸢为乌类,故二字连举。
[6]“新渌”,从汲古阁本。“渌”,水清。“溅溅”水声。
[7]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8]郭璞《江赋》:“流九派乎浔阳。”李善注引应劭曰:“江自庐江浔阳,分为九也。”陈注引杜诗:“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绝句九首》之七)杜甫之意希望出峡东下,而周词却说想离开这江南卑湿之地,与原典似乎相反,而意却相通,总是客居在外,不大得意,引起下文事实上的不能离开。
[9]“年年”,短句叶韵。江南一带,燕子每于春社日来,秋社日去,称为社燕。
[10]《汉书.霍去病传》“登临翰海”,如淳注:“翰海,北海名也。”盖漠北之湖泊,其地未详。《史记索隐》引崔浩说:“群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翰,羽翰也。后加水旁,作“瀚海”,意同。又一说,指戈壁沙漠,沙漠广大如海,唐贞观初在漠北立瀚海都护府。
[11]自比燕子来自朔漠,飘流已久,幸得一椽暂寄,又如何能就离开呢?《白雨斋词话》卷一:“九江之船卒未尝泛,此中有多少说不出处。”
[12]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这里略为修改,用入词中,却不觉其“歇后”。杜牧《张好好诗》:“身外任尘土,尊前极欢娱”,“身外”“尊前”字俱合,意亦相似。
[13]杜甫《陪王使君》:“不须吹急管,衰老易悲伤。”说到这里才直出本意。上片以景寓情,写江南初夏风景之妙,似褒似贬,含蓄顿挫。下片“年年”句换头,一气呵成,直贯篇终。
[14]《南史.陶潜传》:“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我醉欲眠卿且去”,全用陶语。这里意思却稍不同,只言“容我醉眠”,而客人暂可勿去,意在言外,正和苏轼诗意合。周邦彦是苏轼的侄辈,却未必引用苏诗,当是偶合。但陈元龙旧注《片玉词》已屡引苏句。兹录苏诗于下备考:“君且归休我欲眠,人言此语出天然。醉中对客眠何害,始信陶潜未若贤。”(《李行中秀才醉眠亭》)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1]?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2],霏霏凉露沾衣[3]。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4],树杪参旗[5]。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6]。迢递路回清野[7],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8],遗钿不见,斜径都迷[9]。兔葵燕麦[10],向残阳影与人齐,但徘徊班草[11],欷歔酹酒[12],极望天西。
[1]点明地点、时间。“夜何其”见前苏轼《洞仙歌》注[8]。
[2]庾信《对烛赋》:“铜荷承泪蜡。”兼用李商隐诗,见注[5]。
[3]《史记.淮南王安传》载伍被之言:“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陈注引作《西汉.淮南王传》,误。若引《汉书》,亦当在《伍被传》中。又在“露”上添一“凉”字,《史》、《汉》均无之,乃涉本文而误。
[4]“探”,探听。“探”字领下两句,言打听什么时候了。“津鼓”,在渡口报时的更鼓。李端《古别离》:“月落闻津鼓。”陈注引作王介甫诗,疑误。
[5]《史记.天官书正义》:“参旗九星在参西,天旗也。”李商隐《明日》:“天上参旗过,人间烛焰消。”参星和北斗星在后半夜转了方向,所谓“斗转参横”。
[6]陈注引李贺诗,颇得词意。李贺《代崔家送客》:“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白居易《闲出》:“马蹄知意缘行熟。”张蠙《上所知》:“而今马亦知人意。”与“花骢会意”并有关合。
[7]“过变”一般以换笔换意为多。这里仍言送别情事,径连上文不断。到“何意重经”以下方换一意。
[8]“重经前地”从毛本、元巾箱本。彊村本作“重红满地”,似误。
[9]“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已是往迹全非,下文“兔葵燕麦”云云,更加一番渲染。
[10]“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见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诗序》。但“兔葵燕麦”云云六朝时已有之,详见《容斋三笔》卷三引《北史.邢邵传》,这里不过用唐诗而已。
[11]《后汉书.陈留老父传》:“陈留张升去官归乡里,道逢友人,共班草而言。”注曰:“班,布也。”“班草”语从《左传》“班荆”来,“班”字用法亦同。
[12]陈注:“扬雄《方言》云:‘哀而不泣曰唏嘘。’”今传宋本《方言》卷一无“嘘”字,陈注盖误。“欷歔”“唏嘘”字通。“欷歔”见《太平广记》卷三五〇引《纂异记》:“白叟命飞杯,凡数巡,而座中欷歔不已。”亦作“歔欷”。玄应《一切经音义》引《仓颉篇》:“歔欷,泣余声也。”以上二义相同,似与《方言》相反。其实或欲泣未泣,或泣犹未止,皆得谓之“欷歔”“歔欷”,各随其文义定之。若此词所云,自未真哭,合于“哀而不泣”之义,《广雅.释诂》云“悲也”,亦甚明简。二字连用,平声。“欷”字又读去声。“酹酒”见前苏轼《念奴娇》注[12]。“班草”“酹酒”,皆指昔年送别言,即所谓“前地”。
本篇写残夜清晨,写黄昏落日。夏孙桐评:“以景写情,方能深厚。”陈廷焯曰:“白石《扬州慢》一阕从此脱胎,超处或过之,而厚意微逊。”(《白雨斋词话》卷一)
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1],殊乡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鸣蛩劝织[2],深阁时闻裁剪[3]。云窗静掩,叹重拂罗裀,顿疏花簟[4]。尚有綀囊,露萤清夜照书卷[5]。荆江留滞最久[6],故人相望处,离思何限。渭水西风,长安乱叶[7],空忆诗情宛转。凭高眺远,正玉液新篘[8],蟹螯初荐[9]。醉倒山翁[10],但愁斜照敛[11]。
[1]陈元龙注:“晋明帝咸和年间新宫成,署曰建康宫,即今所谓台城也。”六朝时称宫省为“台”,故呼禁城为“台城”。故址在今南京城北玄武湖边。此词当作于金陵。《齐天乐》一名《台城路》,即用此词首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