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4/5页)

“但是如今,你看,”阿格尼丝回答道,“要是你没有许下那束缚你一生的誓言,要是伦佐没有发生什么不幸之事,我还可以用钱找到一个补救的办法。”

“但是,”露琪娅回答说,“要不是我度过了一个那样的夜晚,我们又怎会得到这笔钱呢?……这一切正是上帝的旨意,就按照他的旨意去做吧。”她的声音因为哭泣而变得哽咽。

听到这出乎意料的回答,阿格尼丝沉默了,同时也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露琪娅抑制住了自己的眼泪,继续说道:“如今,既然事情已经这样,我们也只能冷静地对待了。不过,可怜的母亲,你得帮帮我,首先你得向上帝为你不幸的女儿祈祷,然后……你得让那可怜的青年知道此事。请你考虑一下此事,帮帮我这个忙,因为你可以考虑周到的。当你找到他在哪儿时,就让人给他写封信,找个人……噢,对了,你的表兄阿莱西奥就是最好的人选,他既谨慎又善良,并且一直都希望我们过得好,还不会说长道短,造谣生事。就让他来写这封信吧,让他如实告诉伦佐,我现在在哪儿,正受着怎样的折磨,并说明这都是上帝的旨意。告诉他今后一定要安下心来,告诉他我永远永远都不会成为任何人的妻子。请用婉转的方式告诉他此事,并向他说明我已许下诺言,而且真正发过誓……当他知道我已经向圣母玛利亚许过诺……他一直都挺敬畏上帝的……而你,一旦有任何关于他的消息,请立刻叫人写信给我,让我知道他很好,然后……就不用再告诉我其他的了。”

阿格尼丝温情地向女儿保证说,一切均会按照她所希望的那样进行。

“我还得说一件事,”露琪娅继续说道,“那位可怜的青年……要是他没有不幸地爱上我,他也就不会遭受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了。如今他四处漂泊、到处流浪,他们已经毁掉了他的所有前途、掠夺了他的一切家产,可怜的他啊,你知道为什么……如今我们会得到这么多的钱吗?噢,母亲,既然上帝赐给我们这么多钱,确实,你也将那可怜的青年看成你的……是的,看成你的亲生儿子,噢,你就将那钱分成两份吧,一份给他,因为,我相信,上帝不会让我们吃亏的。你留心一点,找个适当的机会,托人将那钱带给他吧,因为上帝知道,他是多么的需要钱啊!”

“唉,你想到哪儿去了?”阿格尼丝回答说,“我一定会把钱送给他的。可怜的年轻人!为什么你会觉得我得到这笔钱很高兴呢?但是……我来这儿时,的确很高兴。算了,我会把钱带给他的,可怜的年轻人!不过他……我知道我想说什么。当然,钱确实能给那些需要它的人带来乐趣,不过,钱不能使他感到充实。”

母亲如此爽快、慷慨地答应自己的要求,露琪娅很是感谢。露琪娅流露出的感激和深情,足以让任何一个旁观者察觉,她的心仍秘密地记挂着伦佐,或许,她自己还没这样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

“要是没有你,我这个可怜的孤单女人该怎么办啊?”此刻换作阿格尼丝哭着说了。

“我不是也没有你吗,我可怜的母亲?我还在一个陌生人的家里,要去米兰……不过,上帝会在你我身边的,他会让我们再次相聚,再过八九个月,我们便又会在这儿见面。我希望,到那时,或者在那之前,上帝会将一切安排好,能够使我们相聚。就让上帝去安排吧,我会一直为此请求圣母玛利亚的,要是我还能为圣母玛利亚做些什么,我一定会做的。不过,圣母是那么的仁慈,她定会无条件地赐予我们恩典的。”

露琪娅母女俩说完这些,还说了一些其他类似的、重复的话,说了一些哀伤与安慰、反对与顺从的话,还互相嘱托并保证要严守秘密。在流了很多泪水以及拥抱了一次又一次后,母女俩依依不舍地分别了,两人轮番约定最迟在来年秋天相聚,好像这些诺言都取决于她们似的,然而,人们在类似情况下通常都这样做。

时间过了很久后,阿格尼丝没有听到伦佐的一点消息,既没收到他的来信也没收到他的口信。她向那些来自贝加莫或者其附近的村民们打听,可是没有谁知道他的一点情况。

不只是阿格尼丝对伦佐的打听徒劳无获,红衣主教费德里戈也并非是出于恭维才告诉母女俩他也会去寻求一些有关那不幸的青年的情况,事实上,他也立即写信去询问了。他视察完毕回到米兰后,收到了来信,信中被告知找不到他所说的那人,说那人确实在一个亲戚家住了数日,在那儿他没有干什么值得一提的事。不过,有一天早上,他却突然消失了,就连他的亲戚都不知道他的情况究竟如何,只能重复着一些模糊的、矛盾的流言蜚语。有人说那年轻人已经被召入伍,去了地中海东部地区,去了德国,在一次涉水时溺水身亡。不过,写信者还说会继续打听,一旦有了任何关于此人的确切消息,便会立刻向最尊敬的主教大人汇报。

这些消息,连同一些其他的消息,最后传遍了整个莱科地区,最终也传到了阿格尼丝的耳中。这个可怜的女人尽了她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找出哪些消息的真的属实,以便找出这个或者那个流言的来源,然而,她从未得到过多于“据说”的消息,甚至时至今日,人们都以为只须用“据说”,就足以证实所有事实是真的了。有时,她刚听到某种谣言,有人就会前来告诉她那不是真的,不过那人告诉她的另一消息同样是奇怪而又糟糕的。事实就是,所有这些谣传都是无事实根据的。

米兰的总督,意大利的行政长官贡扎罗·费尔南德斯·德科尔多瓦先生向驻米兰的威尼斯代表提出严重的抗议,说一个流氓、一个公开的抢劫犯、一个骚乱和屠杀的主要策划者,臭名昭著的洛伦佐·特拉马利诺从警察手中逃脱,逃到了贝加莫地区,还受到了当局的接待和庇护。威尼斯代表回答说,他对此事一无所知,不过,他会写信回威尼斯了解情况,以便能就此事向总督大人做一解释。

威尼斯有一条准则,即支持和鼓励米兰的丝绸制造者移民到贝加莫地区,为此,威尼斯还为他们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安全,因为要是安全没有得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是无稽之谈。不过,当两个大人物在争吵时,第三个人总是渔翁得利。因此,不知是谁悄悄地告诉博尔托洛,伦佐目前不宜在此居住,应让其改名换姓,暂时送到其他工厂去。博尔托洛当然明白这一提示,于是二话不说,赶紧将此事告诉了他的表弟伦佐,他带着伦佐一起乘坐一辆马车,将其带到了另一家丝绸厂,那厂离原来的住地约有十五英里远,还将伦佐改名为安东尼奥·里沃尔塔,介绍给了厂长。那厂长是米兰本地人,是博尔托洛的一个老相识。尽管年景不好,此人仍二话不说便接受了这位老朋友介绍来的诚实聪慧之人。后来,在试用伦佐期间,他非常庆幸自己得到了这样一位有能力的丝绸纺织工,除此之外,只是在起初,他觉得伦佐有点傻,因为在叫他安东尼奥时,他通常都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