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4/5页)
连长紧张死了,他就担心有人惹出事来。
这条去山谷的路要不是当地放羊人还真不知道。不细心根本看不出来,全是长着苔藓的龇牙咧嘴的怪石头,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去。
追击的鬼子过去了。
连长清点人数,100多号人,只剩30多。他身上三处伤口流着血,心里更在留着血。就几天时间,活生生的兄弟没有了,眼看着被打死、被炸死。他娘的,鬼子枪法也好,有好几个兄弟被穿了眉心。掷弹筒一打一个准。
大爷还好,没有受伤。
夜深了,山区特别冷。幽冷,冷的连鸟都懒得叫。偶尔传来几声猫头鹰低沉的叹息。静,就是静,静的可怕。
连长冻得缩了缩了肩。
“弟兄们都听着,我们现在向鬼子来的方向撤退,随时注意敌情,实在不行就分散转移。”
30多人子弹上膛,大爷拔出快慢机,“咔”一声扣上20响子弹匣,打开保险,拇指顺手将快慢机扳到连发位置。
这队人马从山谷钻出来,慢慢地小心地迅速向后撤。大约走了3公里,接近山下了,隐约出现了村庄。又向前走了一段,都能看得见村外的围墙了。连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过了村庄就没事了。
突然“叭”一声枪响,前头带路的士兵应声倒地。是鬼子的暗哨。
几乎同时,围墙后面吐出了火蛇,歪把子机枪和排枪一起泻过来。只有50多米,没来得及卧倒的士兵顿时成了蜂窝眼。
大爷在第一声枪响的时候,快慢机也射向了那火光一闪的地方,一个黑影“啊”的一声,然后一个快滚趴在地下,“嗖——”子弹擦着头皮飞过。
没想到鬼子在这里还有防线,还是暗哨,也没有灯火,大爷真佩服鬼子严明的纪律。
连长躲在一个土墙后面,也被子弹压得抬不起头来,他判断有两挺歪把子,已经听见“哇啦哇啦”的声音了,再不主动,完蛋了。
他大吼一声:“兄弟们扔手榴弹!冲出去!分散突围!”
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所有士兵开枪向前冲,大爷将握枪的手腕翻转九十度角,手心向下,枪身摆平,一气把20发子弹泻出去。硝烟中,他也不知道谁是敌谁是我了,只听见激烈的枪声、爆炸声和嘶哑的喊叫声、呻吟声,有自己兄弟的,有日本人的。子弹打完了,他从子弹带中掏出装满20发子弹的长弹匣,右手一按卡榫,抛下空弹匣,左手再迅速把新弹匣推上去,继续向前打。
翻过围墙,踩在松软的尸体上,有一个还拽了他一把,估计是个日本伤兵,大爷一脚踢开,看清了是土黄色的衣服,不是自己人的那种黄绿色,随手补了一枪。大爷冲出来了,只是一个劲地向前跑。村庄很小,他跑出村子沿着河岔子继续狂奔。到处是野芦苇丛,又跑了2公里地,估计安全了,在一个水塘边,他停下来歇口气喝了点水。
水塘看来是泉水,在黎明的早晨泛着乳白色的雾气。大爷只顾喝水,也没管那么多。待他适应过来,视野清楚了,差点吐出来。泉水几乎变成血水,掺着马粪驴粪,肯定是饮过牲口。水塘不算深,漂着两具土黄色衣服的尸体,也不算全漂,插在那里。他一看是日本人的,估计日本人天亮后就来收尸。
看是泉水,他知道自己是跑到了城顶山西北了。地理上西北一带多泉水。
天快亮了,不敢久留,大爷用血水洗了把脸,判断一下方向,继续向西北方向走。待雾气快散的时候,他不敢走了,在村外面的一个草垛旁,用力扒了扒草,一直扒的足容得下他。又把外面伪装好,检查一下弹药,还好,还有20多发,够应付一气的。他想,真有敌情,现在要是有一只步枪就好了,可以在草垛里面射击,快慢机就不行了。他扒了一个差不多大的望孔,看天也亮了,先休息会儿。
迷迷糊糊,他听见远处东北方向炮响连天,不是那种威力小的迫击炮,而是那种野炮。他知道那边又交上火了。
当大爷在草垛里休息迷糊的时候,他不知道113师在城顶山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20日凌晨,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城顶山。第二纵队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撤向山顶,被围在山顶的还有113师司令部及该师第678团。随着日军包围圈逐步缩小,战斗日趋激烈,我军据险死守,日军大举进攻,两军短兵相接,杀声震天。吴化文伪军熟悉山势地形,且具游击经验,他们在各山头点燃火堆,虚悬旗帜,故作疑兵;在山沟要道,则布置多层伏兵,构成了方圆百余里的火网。我军被围一天后,伤亡过半,粮弹不继,师部乃下令分头突围。21日,鲁苏战区任政治部主任,并兼任战区特别党部执行委员会书记长、干部训练团教育委员和山东省政府委员的周复亲率数十名敢死队员向山下冲杀。当行至城顶山东北角半山腰张家溜村时,周复胸部不幸中弹。他强忍剧痛,继续指挥突围,最后力竭而死,壮烈殉国。同时阵亡的还有113师参谋长张植桴少将。师长韩子乾和挺进第二纵队司令厉文礼被俘投敌。
是役激战6天,共歼灭日伪军千余人,国民党将士阵亡460余人,伤者及被俘者数量极大。很多士兵过后被押往日本做劳工,客死异国。
经此战役,51军元气大伤,战区机关也难在山东立足,为保存实力,部队撤至安徽和河南驻防,结束了鲁苏战区在山东抗战的局面。
大爷躲在草垛里又饥又渴,一直到天黑才出来。他整了整衣服,悄悄地摸进村里。
“大爷,开门!开门!”老长时间,门“吱呀”开了,伸出一个破毡帽来。“大爷,我是国军,北面飞水的。”
“快进来,孩子。”老大爷迅速把大爷让进去。
从老大爷口里,才知道这里已经是雹泉乡了,已经远离鬼子包围圈了。
“仗打得很惨!孩子喝水,你等着,我给你热地瓜吃。”老大爷眼含热泪。
“吃吧,孩子!别的没有了,就这东西了。”老大爷用一个瓢端出热乎乎的地瓜。
“大爷,谢啦!我该走了。”大爷吃了三个地瓜身上来劲了。
“孩子,把这几个也带着路上吃。”老大爷把剩下的几个硬塞给了大爷。
大爷也不敢久留,怕汉奸报信惹来麻烦。
出了村,大爷一直向北走,那是家乡方向,还是先回家吧。路不太熟,专拣山间小道走,不时惊飞宿鸟。走了一夜,从一个山沟里钻出来,看到一个明晃晃的大水库时,大爷心头一酸,快到家了。
这大水库在老家降媚山南边,离家大约还有8公里。水库边冰结的很厚,但里面肯定没有结冰,大爷不敢贸然涉冰走,只好转过水库,多走了5公里才绕到降媚山南边的一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