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3/3页)
从这天开始,只要庵堂里有什么佛事,慧明师父总会打电话给我。慧明人不错,也宽厚,对佛事要求不高,有些不上路的空班站在大殿里嬉皮笑脸,东倒西歪,她也不会去说。我想,要是换作阿宏叔,那些人早就被斥出大殿了。后来,我又知道那个高大的男人,原来是慧明师父的表哥,也是温州来的。大概二十年前,慧明师父来到了这里,十年后,她的表哥又跟来了此处。从此,两个人便一直守着这座庵堂。
慧明的表哥得了恶病,有一次,慧明师父无意说起他的病情,哀伤地念了一句,他是随时会走的人。但她没有细说他是什么病,欲言又止,我也不好细问。说起来,慧明师父的表哥倒是有一副好生相,特别是走路时,步履缓慢,宽大的僧衣低垂,很有些古风。不难看出,年轻时,他肯定是个特别强壮的人。心想起来,人生还是多变的,此一时,彼一时,年轻时体壮如牛的男人现在却虚弱成这样一副残败的模样。
慧明的表哥不爱说话,开口时声音细若蚊蝇,可他也是个好相处的人。有一次,不知怎么,见了我,竟虚弱地向我招手,示意我过去。我走过去,坐在他身旁,他便亲昵地拉住我的手,还轻轻拍打着我的手背。他的手很干燥,似乎没有水分,也没有温度,手上密密麻麻地布着新旧不一的针孔。
你这个人很好,我能看出来。
我愣了一下,不知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他是从哪里看出我的好来的?
你有孩子吗?
有。我顿了一下,有三个。
哦,那你可有的忙了。
呵,是够劳心思的。
好,孩子总是多些好。你不知道,年轻时,我就想一件事,我想我以后一定要生很多很多的孩子,然后我就骑着自行车,嘴里塞个哨子,我一吹哨子,孩子们都跟在我身后跑。那多带劲。
听了这话,我不由笑了,他也笑,但他笑得很吃力,一笑,就低声咳。说这些话,显然耗费了他太多的力气。这是我印象中他说话最多的一次,其余时间里,他总是躺在那里晒太阳,悄无声息,就像一段没有了水分的鱼鲞。
慧明说的不错,虽然山前庵年久失修,显得破旧,但它背后的那座山的确是生得好。这山不算高,山势缓和匀称,呈环抱之势。山腰处,还有一个小水库,水质很好。风水里讲山为贵,水为财,依山傍水无疑便是一块福地了。另外,山脚还有三十亩竹林,山间风一动,竹影摇晃,很有些气势。据说,原先这片竹林都是庙里的私产。四九年以后,全归了公。慧明师父说,以前的寺庙都有私产,可以出租维持寺里开支,不像现在,只能忙忙碌碌地靠着佛事过日子。
早年间,刚来这里时,慧明也动过大念头,想着出去化缘,将庵堂好好扩建起来。但后来,又觉得四处奔波过于劳碌,便放弃了原先的念头,稍稍修补一下,便得过且过起来。慧明师父说,大庙有大庙的气象,小庙也有小庙的门路,庙大庙小,是前世的福报注定好的,她是认命的,只求个安稳清静。
我不知道慧明师父说的是不是真心话,反正我是不赞同她的说法。既然做了当家,怎么能不计划着将寺庙建大呢?没有大庙,哪来的香火?想着这些,我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让我来做这个寺庙的当家,我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将这里建成一个比阿宏叔那里还大的大寺庙。
当然,这样的念头也是想想而已,我这样的一个空班乐众又怎么有可能成为一个寺庙的当家呢?
这只是虚妄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