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金陵请愿(第4/4页)

火车缓缓开出上海车站,五个中医代表坐在座位上看报纸。过道另一侧,那个“老者”还是戴着大檐帽子和口罩,闭眼坐在座位上,身旁放着拐杖。

赵代表问:“翁大夫,我们到了南京后,先去哪个部门请愿呢?”翁泉海说:“我想应该先去国民政府。”

钱代表问:“用不用先拜访几位中医界的元老,请他们出来露露脸呢?”孙代表说:“这倒是个好想法,只是有些老中医,是自扫门前雪,不问天下事,咱们能请得动他们吗?”

李代表说:“有名望的老中医们大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关系,我们要想把事做大做响,最好有他们的支持。”

翁泉海说:“中央卫生会议上,《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已经通过,外国的药商准备了巨额款项支持这个提案;相比之下,我们势单力孤,如想成功推翻此案,只能靠全国人民和同业的鼎力支持。任何有可能帮助我们的人或者团体,我们都应该把他们召集过来。”

过道另一侧,那个“老者”斜扫了翁泉海一眼。翁泉海去方便,在过道上被伸出来的拐杖绊了一下,客气地说:“先生,麻烦您把拐杖收起来。”“老者”收回拐杖,闭上了眼睛。

火车奔驰着。“真热啊!”翁泉海说着脱掉法国大衣,他望着“老者”,“老先生,您不热吗?”“老者”不语。赵代表说:“看起来年岁不小了,耳背。”

翁泉海道:“还别说,有些人真就分不出冷暖来,冷了他的时候,他是上蹦下跳,使劲往上贴;热了他的时候,他却跑得远远的,生怕旁人害他。这种人就算活了百年也是活不明白,白活。”

火车停靠在南京站,乘客纷纷下车。“老者”拄着拐杖也下了车。站台的地上铺着黄色的呢毡,上面站着上千欢迎的人,还有乐队。翁泉海等五个中医代表下了车。乐队奏乐,掌声雷动。南京的中医药界人士上前跟翁泉海等人握手。记者纷纷拍照。

翁泉海高声说:“多谢各位同仁前来迎接,翁某代表全国中医药五人请愿代表团谢谢各位了。我们此次南京之行,肩负着全国中医中药兴亡的重任,也知任重道远,前途未卜。但我们身后,有全国八十三万中医,二十余万家中药铺,有如此强大的后盾做靠山,我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这样做了,无愧几千年的中医传承,无愧老祖宗对我们的期望,无愧全国人民对我们的支持!”

晚上,赵闵堂闭着眼睛躺在旅馆的床上,一会儿,他又坐起拿着桌上的报纸,看关于欢迎五位代表的新闻,他觉得那五个人真的很风光,而自己却扮成“老者”,窝囊啊!他犹豫半天,也想加入代表的行列,就走出来,到翁泉海和代表住的房间门外欲敲门,他迟疑了一会儿,感觉这样太不合适,就收手回到自己住的客房。

这时候,翁泉海和另外四个代表正议论着,请愿书呈交上去了,怎么还没回信啊?几个人心中都没有底。中医李代表觉得有点不舒服,他站起身走了几步,突然倒在地上。

翁泉海众人抬着李代表从屋里走出来,走廊内,那位“老者”拄着拐杖拿着报纸走来,他望着生病的李代表出神。

收音机的新闻节目报道了“中医药五人代表团已经抵达南京,受到当地中医中药界热烈欢迎”的消息。岳小婉全神贯注地听着。她一次次往翁泉海所住旅馆客房内打电话,无人接听,终于等到翁泉海进屋,才接了电话。

翁泉海说:“喂,您好!”岳小婉听到翁泉海的声音,拿着电话默不作声,眼泪禁不住流下来。翁泉海对着话筒喊:“您是哪位?不说话我可挂了。”

岳小婉这才大声说:“翁大夫,我是岳小婉。我在南京有朋友,知道你的住处。我给您打了十多个电话,您就是不接,可急死我了!”

翁泉海说:“岳小姐,我这一路是马不停蹄,一直在外面奔波啊!告诉您个好消息,我们的请愿书已经呈交上去了,回话说中国医药有悠久的历史,伟大的效力,为全国民众所托命,不能废止,当尽力援助,并望医药两界共同努力。还说政府行政,不能违背民众之需要,中卫会议决案,不能实行!中医中药,应改进提倡,择其精华之处,可补世界医药之不足……岳小姐,您怎么不说话啊?”

岳小婉问:“您穿上那件细钢丝背心了吗?”翁泉海说:“我……穿上了。”

“那您敲敲它,让我听听声音。”“这……好。”

翁泉海轻轻放下电话,从行李箱里掏出细钢丝背心,再轻轻拿起电话,手拍细钢丝背心喊:“岳小姐,您听着。”岳小婉说:“我知道您没穿,翁大夫,还是穿上吧。”

翁泉海笑道:“岳小姐,您不必担心,我们身后有千千万万只手托着、护着。”岳小婉大声说:“穿上!”翁泉海回应:“好,我这就穿。”他这才穿上细钢丝背心。

岳小婉叮嘱:“翁大夫,这个背心您要日夜穿在身上,绝不能脱掉!越到最后关头,越不能疏忽大意,您明白吗?”翁泉海说:“我明白了。”

岳小婉还是不放心,深情地说:“翁大夫,您一定要保全自己,回来听我为您准备的戏。您答应我!”翁泉海说:“好,我答应您!”电话挂断了。翁泉海轻轻地抚摸着细钢丝背心,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