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袁世凯:成就与罪错(第2/6页)
三、袁世凯在经济上的建树
经济上,袁世凯是个坚定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不但清末他在直隶抓建设时如此,就是在民国,他为经济发展所做的事情也是非常正确的。
首先他把财政整顿好了。清末经过义和团事件后,慈禧太后开始改革,决心很大,整个中国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政府的税收增长很快。19世纪末,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一年就有七八千万两,到辛亥革命前期,财政收入达到将近三亿两。十年期间增加那么多,很不简单。但这个好势头被革命打断了,因为军费大量增加,各地增加了所谓“革命军”,其中很多是民军,民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民间所谓自卫团,另外一部分说得直接点是土匪,加起来就是革命军。当然还有新军是经过训练的体制内的军队。大量的民军打着革命的旗号进入政府系统。养兵要钱,遣散也要钱,军费增长几倍,政府财政无法负担,到了非常穷困的地步。财政被搞乱了,要恢复平衡很困难。袁世凯一方面保持了全国的统一,在1949年以前,全国统一的时间并不长,袁世凯时代是一个。另一方面,他着手整顿全国经济,用了几年工夫,到了1914—1915年,实现了财政平衡而且有所盈余,当年盈余二千多万两,可以说是了不起的成就。
他制订了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比如减免税收,还为创立新公司实行保息制度,保证新公司首年可以得到政府股息补贴,五六年以后慢慢归还。建立严格的专利制度,而且纠正了原来的专利制度的误解。清末的专利制度就是垄断制度,并不鼓励技术创新。袁世凯将这些都加以改革,所以辛亥革命后整个经济发展得相当快。现在大家都说“一战”期间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实不但“一战”期间是这样,“一战”前和“一战”结束后好几年,经济都是高速发展的,这里就有袁世凯的功劳,因为他在制度方面下了功夫。
经济上袁世凯很有成绩,而且很会用人,用了一些很能干的企业家,包括张謇、周自齐、周学熙这样一些人。所以经济上做了很大贡献。
但是,一些人指责袁世凯为了帝国主义利益甚至私人利益,出卖了国家权利,搞出了一个善后大借款。到现在我们很多历史书还在讲,袁世凯借了两千五百多万英镑的外债是出卖了国家主权,借款也没有经过国会讨论是违反了制度。
对于这点,必须首先搞清楚当时为什么借款。连孙中山、黄兴他们都承认,不借款的话政府根本无法维持下去。1912年,中国政府的支出是一个月九百多万两,而国库只剩九万两,这就是革命的后果。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外债。不借就完蛋了,国民党也不否认这点。所以借款是有必要的。那程序合不合法?当时财政总长后来拿出了记录,1912年12月,国会讨论的结果是通过借款条款。但史料上说,后来国会又发表声明,说不同意借款。其实原来就通过了,而且按国会通过的条件签订了合同,签了字以后又说要讨论。这是故意捣乱还是为了国家?出尔反尔。再众口一词说袁世凯违法,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四、关于袁世凯“卖国”
这个说法很多。其实他在外交上也有相当大的建树。
第一,他解决了蒙古问题。原来大清帝国时代,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到辛亥革命后,蒙古在俄国的鼓动下要求独立,搞出很大问题。可以说,袁世凯时代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1915年《中俄蒙协定》签订,一方面承认蒙古自治,另一方面承认中国的宗主权,承认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做到这一步,至少维护了中国的主权。这应该算是一个成就。
第二,他最大的成就是21条的谈判。过去都说21条卖国,现在全部材料都公布出来了,袁世凯怎么批示,怎么签字,怎么改,都有影印件,一条一条非常清楚。当时日本提出的21条分成五个大的部分,称为“号”,“号”下面设多少条款。其中最厉害是第五号的七条:一、要求中国中央各部都请日本顾问,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由日本派驻顾问来控制;二、所有重要地方的警察由双方合办,实际等于控制警察权;还有一条,中国要用日本军械,最少一半以上,或者在中国办厂制造军械,用日本材料,请日本技术人员。也就是说,军事上也全面控制起来。这就是把中国变为殖民地。日本原来在朝鲜就是这样做的,做到一定程度再宣布朝鲜和日本合并,完全变成殖民地,日本想让中国也走这一步。对此袁世凯批示,第五号的七条根本不用讨论,坚决不同意,没有商量,坚决抵制。其他凡牵涉到中国主权的也抵制。比如提到,日本人在中国内地所办病院、寺院、学校、工商企业和耕作等,可以拥有土地所有权。他批示:租可以,但土地不能卖。现在我们认为,外企买卖土地无所谓,只要在中国管理下就不用怕,商业行为而已。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袁世凯坚持不同意。凡是一牵涉到主权他就这样。另外他采用拖延战术。日本人要求天天会谈,他说太忙了,改为一周会谈一次,日本人不同意,最后妥协为一周会谈三次。而且尽量减少实质的谈判时间。他用的是拖的办法,因为他知道中国没有能力对抗日本,想将消息透露出去,请其他国家对日本施压力,利用帝国主义的矛盾减少中国的损失。他真是这样做的。每次谈判前后,他都要亲自听取汇报。当时的外交次长曹汝霖说,每天早上七点到总统府,总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大家一起早餐,商量谈判怎么处理,每次谈判后必须立即到总统府汇报。另外还派顾维钧,一个外交家,当时袁世凯的外交秘书,到英国和美国的使馆通报谈判消息,让他们充分掌握情况,给日本施压。这样各方面共同努力。从1915年1月18日提出,经过三个多月谈判,一直到了5月7号,日本人发出了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没有办法,经过最后的讨价还价,一直到5月9号离最后期限差一个小时,才签了字。所谓21条,实际上真正接受的不过10来条,而且经过谈判,有不少修改。在当时中国那么弱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步真是很不容易的,应该讲袁世凯起了很大作用,这是他的一个功劳而不是罪过。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袁世凯为了当皇帝,不惜牺牲中国的主权换取日本支持,网上书上都这样讲,其实没有那回事。袁世凯的称帝是一个罪过。但他在21条谈判过程中,并没有以此做筹码来换取日本对他的支持。现在看到的史料显示,日本人和其他列强的外交代表一开始就表示不同意袁世凯称帝,提醒他不要轻举妄动,改变局势会带来很大危险,造成不可控制的局面。袁世凯没有听。当中日本和英国都有私下表示支持的记录,英国驻中国公使朱尔典,他曾到总统府当面跟袁世凯谈话,其实是表示支持,对袁世凯决定称帝起到很大作用,日本人也有过这类记录,但都是少量的,而且到最后,他们都明确表示反对,尤其是日本驻中国的公使讲得非常明确。所以从外交上来讲,这个人没问题,在称帝这件事上他没有采取卖国求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