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2/3页)
热闹之后,客人都散了。应璟开始慢慢收拾。
那女孩留了下来,还坐在那里看书。双肘摆在桌上,肩膀前倾,完全专注于书的内容。
嘿!怎么称呼你?
她抬起头,对她笑了,脸上是一道明亮的光。短发,皮肤很白,耳朵上有颗小巧的耳钉。露出两排整齐细小的牙齿。
我叫李玉。她说话柔声细语。
你是学生吗?
不,我是老师,支教老师。
噢,真好,来这里支教。
是啊,我喜欢这里。空气好,人也好。
你是从哪里来的?
杭州。
你教什么?
中学,英语。
应璟注意到,李玉看的是她的书,《爱的正确打开方式》。
你喜欢这本书的话,送给你了。
真的吗?太好了,她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我杭州的家里有好多她的书。而且,我发现,你们俩的名字很像噢!你也喜欢她?
还好,这个书名,我不太喜欢,出版商起的。
李玉不知道应璟就是写书的作家,她害羞地告诉应璟,她很喜欢写作,曾经偷偷地模仿应璟写了好多文章。
应璟说:哪天把你写的东西带来给我看看?
天气热了,太阳闷晒。
她必须每天早早起来,去照看她的薄荷。在上游的村民把渠水引去他用之前,她用锄头把檐沟挖开一个小口,水就引进了地里。每日灌溉。薄荷地,绿汪汪的一大片。每天都在静悄悄地冒出新芽,叶茎散发出悠悠的香气,每天都要掐一些下来,它才能长得更好。劳作完之后,手指总会留下浓烈的味道。
依旧没有客人。
但应璟每天都会将所有的房间擦拭干净。然后去晒她的太阳,浇她的薄荷,喝她的茶。
阳光,像蜂蜜一样,透明和黏稠,闪闪发光,照射着每一个空空的房间,静悄悄的。
不太热的时候,她会去串门,到曼丽的小理发店,或者到小熊的广播站坐坐。有时也会去阿彪家。阿彪家的狗见到她早就不叫了。
阿彪是个外粗内秀的人,他老婆情绪无常。所以,应璟好几次过去,都碰见他们吵架。应璟过去没见过农村女人吵架,那种怒火喷涌,拍手跺脚,尖声尖气,让她的心都在颤抖。阿彪小声说:你斯文点,有客人。他老婆就上前,颧骨高耸,压低声音:在我跟你打架之前,你赶紧道个歉完事。阿彪想了想,掉头就走,嘴里说:我去给孙子削铅笔去!
真没想到,不到五十岁的阿彪竟然有了孙子。小家伙在学写字,铅笔头钝了,就来找他。阿彪坐在门口的草堆上,用镰刀削铅笔,旁边坐着小孩,木屑飞弹,弹在小孩脸上,小孩两只肉手赶紧把脸捂住。
每十天,梅雨村会有三次赶集。这个村子,赶农历的初二、初五、初八。
一条小街,到了赶集日,会有四面八方的村民,早早就赶过来,在两边摆摊。卖凉粉、大母鸡、手工纳的鞋底子、水果、竹制品、糖果、小狗、包子、馒头。还有人在地上铺一块塑料布,摆上小五金、布匹、小家电、花花绿绿的儿童塑料玩具、文具、杀虫剂、化妆品,价格都很便宜。
应璟喜欢在街上转悠,学习用当地口音说“少点嘛”、“还有少吗”。
每次赶集,她都会去吃一碗老婆婆卖的凉粉。那是一种绿色的、用豌豆搅成的凉粉,装在竹的圆簸箕里,嫩墩墩的,一摇三晃,老婆婆飞快地用小刀打成片,抓一把到碗里,递给应璟说:调料自己放。第一次来吃的时候,应璟面对一桌子的调料无从下手,凉粉婆婆拿起她的碗,给她示范了一遍:先舀一勺切碎的泡菜,然后撒点葱花,接下来,捏起瓶子倒一点酱油,再来一小勺盐、一小勺味精,亮晶晶的花椒油是必不可少的,喜欢可以多来点,红红的油辣椒必须放,来上一大勺!端起来,筷子挑着搅拌两下,就站在摊子跟前吃。
那酸爽的感觉简直太痛快了!
一碗就够了,应璟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因为一会儿,指不定还要吃一个米粑,还要吃一个热包子呢。她跟村民一样,吃完了凉粉,再提起一个锡壶,倒一点粉水来喝,喝完,心满意足,付钱离开。
吃完了凉粉,她又慢慢逛着,去买一些蔬菜、水果和蜂蜜。
水果都是当季的,早晨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李子,圆溜溜的,带着一层果皮上的灰,装在背篓里。摊主热情地招呼:尝一个尝一个。应璟尝了一口,满嘴唾液分泌出来,真的很酸很酸,只好给个很抱歉的表情。她去买鸡蛋。鸡蛋放在地上,用稻草垫着,上面还粘着草叶和粪土。精心挑选几个,一个个装进随身背的帆布包里。她回去,要将它们一个个洗干净,擦干净,放起来。
集市上的蜂蜜,都是带蜂巢的。拿一个土罐子,把蜂巢夹出来,放进去。再盛上两勺子已经流淌出来的晶莹浓稠的蜜。她是这个摊子的常客,因为薄荷茶少了蜂蜜就不好喝。因为买得多,所以每一次去,养蜂人都会送一小块给她吃。
高山的太阳很毒,应璟发现当地人都不爱戴帽子,皮肤都很黑,但笑容鲜活。
后来再去逛市集,她也不戴帽子了。
春夏交替的时候,她收到了一个在路上辗转了将近一个月的包裹。
里面有一飞给她寄的书、小音箱,还有一些音乐CD。
院子里的樱桃熟了,满满的一树等待采摘,一串串红得像玛瑙的果子散发着果香。
花衣之前一再告诉应璟,她家的樱桃最好吃。应璟尝了,果真不假。但是这满树的樱桃,她一个人哪里吃得完呢?李玉帮她想了个办法,召集马活和小熊、曼丽过来,一个上午把果子都摘下来,满满两大筐。他们帮她拿到集市上去卖。
这是应璟第一次在集市上当卖家。她很兴奋:尝尝,尝尝。她也对每一个过路的人热情招呼。一有小孩子过来眼巴巴地打望,她就抓一把给他吃。有人来问:少点嘛?她也用本地话说:好嘛!曼丽喊:哪有你这样卖东西的!
两筐樱桃,很快就卖光了。
卖樱桃的钱,她请大家吃了一顿饭。
街上的馆子很小,门口挂着竹帘子,所有的桌子、椅子的年龄应该都有十五年以上,褪色,东翘西歪,油迹斑斑。但是菜式还挺齐全,凉菜、炒菜、蒸菜、豆花,都有。应璟还点了一些时令的野菜,竹叶菜切细,拌上麻油和酱醋,野竹笋炒火腿肉、马齿苋煎蛋,满满一桌子,还不到50块钱。应璟喊:老板,来几碗米饭!那边老板就提了一个蒸饭的木桶过来,满满的一桶饭,放在桌上,你们随便吃!
小熊说:姐姐,跟我们喝点酒嘛!
应璟说:不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旅馆来客人了,我一会儿就要回去了。下午要给他们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