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章 河山表里更分明 明清之际的风起云涌(第26/26页)
[51] 金圣叹有诸多名联,如题书斋云:“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草木知名节,久而后成。”又如题时令年节:“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著名巧联“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亦是出自其手。
[52] 沈永启:字方思,号旋轮。出自吴江沈氏,沈自继之子,工诗词散曲。吴江沈氏是江南著名高门望族,历代才子、才女层出不穷,有大量诗词及戏曲作品流传。举例而言,沈永启妹沈关关(庶出,其母杨卯君是苏州著名绣女)擅长刺绣,将画韵融入绣品,为江南名流疯狂追捧。沈永启女沈友琴、沈御月,均是江南才名远扬的女诗人。再如前面提及的叶绍袁妻子、叶小鸾母亲沈宜修,亦出自吴江沈氏,为沈自继堂妹。明亡后,叶绍袁携子出家,沈自继亦步妹婿后尘,弃家为僧。又,金圣叹女金法筵少时聪慧,七岁即能作诗,成人后亦成为吴江沈氏儿媳,嫁给了沈重熙(字明华,号六书)。
[53] 金圣叹归葬墓址在吴县五峰山下之博士坞,地方志乘有明确记载。20世纪30年代,研究中国通俗文学的日本学者辛岛饶读到上海刊行的《苏州快览》一书,得悉金圣叹墓址所在,急忙托人前去探询验证。辛岛饶想不到的是,正是在日本侵华期间,占领苏州的日军为构筑工事,炸毁了金圣叹墓。金墓毁后,只剩下一块民国时期设立的墓界石,上刻有“清文学金人瑞之墓”几字。“文化大革命”评《水浒》批金圣叹时(金圣叹认为梁山好汉是“犯上作乱”,释“水浒”之名为“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一度被中国大陆学者批评为反动和“封建旧社会统治阶级代言人”),该墓界石被人抬去修水库,自此失落不明。
[54] 古代,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实际为二十七个月,跨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称“丁忧”。
[55] 朱白地之前,更有陈烙铁,均是充当执政者打手的角色。明朝初立时,明太祖朱元璋亦担心江南人心不平,特派心腹陈宁任苏州知府。陈宁为政苛猛,人称“陈烙铁”,苏州至今有“一烙铁烫平”的俗语,即出典于此。明初,朱元璋亦一再掀起大案,株连江南富室及士人,因篇幅所限,此处不再多述,仅介绍与“金圣叹哭庙案”类似的“高启案”。高启为吴中四杰之首,文名满天下,号称“明初诗人之冠”,曾做过张士诚的幕僚。明初朱元璋下诏征高启修《元史》,擢为户部侍郞。高启辞而不受,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朱元璋由此怀恨在心。洪武七年(1374年),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建府治,高启为之写《上梁文》,其中有“龙蟠虎踞”之语,被与魏观素来不和的苏州都指挥使蔡本检举。朱元璋杀魏观,又将高启腰斩于市。
[56] 顾予咸虽在“哭庙案”中侥幸免死,但又因“奏销案”而落职归家。之后闲居在家,直至去世。其人有八子,幼子顾嗣立最为著名,《江宁织造》一书中将会作为关键人物出现。又,顾予咸为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属于应试满清科举的最早一批江南士人。当时在江南,人心仍普遍向明,此种行为被视为有违忠义,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江南名士吴伟业于顺治十年(1653年)被迫出仕清朝,仍遭士林嘲笑及唾弃,吴伟业本人亦为此而懊悔终生。
[57] 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唐开元年间始设,以考拔能文之士。有清一代,共在北京举行过两次词科考试。第一次是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藩之乱”将平,国势基本稳定。康熙皇帝下诏开博学鸿词科,令各地举荐并送至北京。因天气寒冷,考试时间改为隔年三月。全国推荐一百四十三人,考取五十人,约占应试人数的三分之一,授以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职,并入“明史馆”纂修《明史》。陈维崧、朱彝尊、汪琬、汤斌、毛奇龄、施闰章、尤侗等均在此列。第二次是雍正末年,下诏举行博学鸿词科。令各省督抚推荐,但未及举行考试雍正驾崩。乾隆元年(1736年)才在京考试,各省推荐的一百七十六人,取十五人,次年又取四人。康熙开“博学鸿词科”是康熙一朝的重大事件,表明清廷认同了中原科举文化及官僚铨选制度。如此,文人士大夫重新获得了“学而优则仕”的取向选择。许多士人纷纷转变态度,选择与清廷合作,甚至包括一些曾以反清复明为己任的名流。时人汪琬描述道:“自有明既亡,吴中好事者亦皆弃去巾服,以隐者自命。当其初,流离患难之中,希风慕义,俨然前代之逸民、遗老也。既而天下荡平,苦其饥寒顿踣,有能初终一节,且老死牖下不恨者,盖实无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