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章 河山表里更分明 明清之际的风起云涌(第24/26页)
[26] 顾贞观,字华峰,亦作华封,又字远平,号梁汾,初名华文。江苏无锡人,出自无锡之邑的名门望族。其曾祖顾宪成为晚明东林党人的领袖,创办了著名的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即为顾宪成所撰。
[27] 顺天科场设在京师北京,凡顺天(今京津地区)、直隶河北省、关外以及名隶国子监或籍系满蒙汉军八旗的士子,都可以参加顺天乡试,称为“北闱”(“闱”为试院别名)。同时也允许各地监生、贡生离开本籍,到京师赴考。
[28] 乡试考生众多,正副两名主考无法遍阅全部考卷,按照惯例,还要另外选派十四名考官,称为“同考官”,又叫“房官”,负责分房阅卷,先筛选考卷,有看中的,再依比例向正副主考推荐。同考官多为进士出身的闲散小京官,一般从各衙门中科举出身而有才名的散官中选出。清朝对乡试考官的任命有明文条例规定:各省正副主考官分别以翰林、给事中、光禄寺少卿、六部司官、行人、中书评事等选任,各部衙门慎选陪送后,由吏部拟定正陪,疏请皇帝任命;已充任会试同考、乡试主考官者不得重送;顺天同考官由吏礼二部选用,各省同考官则由巡按御史从当地选用。
[29] 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弘光皇帝朱由崧过着逐酒征歌、荒淫无耻的生活,同时,也生怕有人夺取他的皇位。清顺治二年(1645年)年初,南明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叫王之明的少年,结伴而行。晚上就寝时,穆虎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惊问其身份,少年自称明皇太子。崇祯太子朱慈烺在李自成退出北京后,散失民间,久无消息。高梦箕虽然难辨真假,却有心投机,心想万一这少年是真太子,那就是奇货可居。于是,他不但不上报,而且急忙将王之明送往苏州、杭州一带隐蔽。可是世事难料,这王之明经常招摇于众,露出贵倨的样子,引起人们的注意,背后窃窃私议。高梦箕惧怕惹祸上身,不得已密奏朝廷,弘光皇帝大惊失色,急忙派遣内官持御札宣召。清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初一,少年来到南京,被交付锦衣卫冯可宗处看管。第二天,弘光面谕群臣道:“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随令侯、伯、九卿、翰林、科、道等官同往审视。刘正宗当时在弘光朝任职,他曾经担任东宫讲官,熟悉太子模样,一眼就看出是奸人假冒。同样熟识太子的方拱乾也被召来辨认,但他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沉默,由此引来谣言纷纷,对弘光皇帝不满的人趁机兴风作浪,散布流言蜚语,刘正宗的声名及信誉也大受影响,由此深恨方拱乾。其实,方拱乾明知太子是假,他刻意沉默,不过是借以表示对弘光政权的不满而已。
[30] 满清入关后,对它的“龙兴之地”辽东地区(今东北)实行了特殊的保护政策——“封禁”,即以山海关为限,严禁关内人出关进入辽东。这种“封禁”政策持续了二百年左右。但自清廷定鼎于北京后,满清大部分丁壮人口都跟随八旗官兵移驻京师,造成了关外地区人烟稀少,土地大量荒芜,因而被流配到关外的人生活都十分艰苦。
[31] 不过,方家人的悲惨命运并没有就此结束,继方拱乾举家流放后,其孙与曾孙两代又因文字之祸再次被流放宁古塔。方氏赦归后,方拱乾长子方玄成曾到云南、贵州游历,刚好遇到吴三桂反清,因拒绝接受吴三桂所授官职,被黔抚曹申吉拘留。方玄成假装癫狂发疯,才找机会逃掉。返回江南后,追记在滇黔所见所闻,撰成《滇黔纪闻》一书,内记南明诸多史事。后来方玄成同乡著名学者戴名世著《南山集》一书,书中关于南明永历朝事多引自《滇黔纪闻》。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都御史赵申乔弹劾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荡,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多狂悖。康熙皇帝下令有司严察审明,结果发现《南山集》中用了南明年号,满清由此大兴文字狱。戴名世被斩首;方玄成当时已死,也被开棺戮尸,方孝标之子方登峰并其妻、子方式济一齐发配卜奎(今黑龙江齐齐哈尔);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等人免予治罪,入旗;出钱刊刻《南山集》的龙云锷、方正玉也被流放。方式济著《龙沙纪略》一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是《方舆书》中很有名的一本著作。方式济的儿子方观承每年都徒步出关探望父亲、祖父,因此而亲历山川险要、饱阅人情世故,后来竟然因为阅历官至直隶总督,成为乾隆一朝不经科第、不由军功而官至封疆大吏的极少数汉人之一。
[32]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取南京(今江苏南京),改应天府(明朝时对南京的称呼)为江宁府,设江南省(含今江苏、安徽及上海市),长官为巡抚。最初的江宁巡抚应该称江南巡抚,但当时江南省为新设,仍按照习惯称长官为江宁巡抚。初治苏州府,后迁治江宁府。康熙元年(1662年),于江南省分设安徽省,长官为安徽巡抚,驻安庆。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省为江苏省,长官遂改称江苏巡抚。为避免混淆,本书自康熙登基算起,均称江苏巡抚。共领八府:江宁府、苏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扬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三直隶州:海州、通州、太仓州。一直隶厅:海门厅。三散州:泰州、高邮州、邳州。四散厅:太湖厅、靖湖厅、太平厅、沙州厅。设六十县。并先后设三十六卫,十三所。地域相当今江苏和上海市。
[33] 叶方霭,江苏苏州昆山人,与吴兆骞同科中举。之后也被押到北京参加了瀛台复试,不过他顺利通过了考试。
[34] 顺治十七年(1660年),时任工部侍郎的张缙彦刊刻了《无声戏》一书,其中“不死英雄”一句,被满清朝廷认为是煽惑人心、交结党类。张缙彦由此被革职,籍没家产,流徙宁古塔。
[35] 一等侍卫:官名。清代侍卫中第一等。武职正三品。由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充任。掌管宫廷宿卫以及随扈皇帝之事。
[36] 韩住:字嗣昌,号贯华先生,家中世代开书印局,刊刻典籍。其号“贯华先生”得名于其苏州嘉余坊住处堂名贯华堂。韩氏为苏州名门,金圣叹亦与韩氏联姻,其子金雍娶韩俊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