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1922—1933:魏玛德国与苏联的十年合作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给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喘息时间,列宁主张和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以及保加利亚议和,退出战争。为此1918年3月3日与德国签订条件极其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然而不久德国即因国内爆发革命、德皇出走荷兰宣布投降,11月11日与协约国签订停战协议,其中关于德国东部边界的条款规定德国必须放弃按照《布列斯特和约》俄罗斯割让给它的土地。附带说说,布列斯特是基辅罗斯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居民中犹太人很多。1977—1983年任以色列总理、1978年因《戴维营协议》和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Anwar Sadat,1918—1981)共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1913—1992)便出生在那里。
1922年4月10日至5月19日,34个国家的代表在意大利热那亚开会商讨国际金融事宜。4月16日魏玛德国外交部长瓦尔特·拉特瑙(Walther Rathenau,1867—1922)和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格奥尔基·契切林(1872—1936)在热那亚郊区拉帕洛签署《拉巴洛条约》,宣布双方放弃根据《布列斯特和约》和《凡尔赛和约》向对方提出的领土与赔偿要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友好合作,在经济上互惠互利”。1923年7月23日,魏玛德国成为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苏联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此后两国又签署了一系列协定,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包括军事上的合作。一些合作因有违反凡尔赛条约之嫌没有公开,一时德苏两国成为彼此最重要的外交和贸易伙伴。
其实,德、苏靠拢很大程度上是西方、首先是英、法两国促成的。一方面他们把新生的苏维埃国家视为洪水猛兽,先是企图扼杀在摇篮里,为此不惜发动武装干涉,没能如愿便实施孤立政策;另一方面,他们对德国极其苛刻,大有“打翻在地再踏上一条腿,教他永世不得翻身”之势。这样,魏玛德国和苏维埃俄国(1922年12月30日以后则为苏联)都有摆脱孤立、抗衡西方国家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结成了“反凡尔赛同盟”。
代表德国签署《拉巴洛条约》的瓦尔特·拉特瑙是出生在柏林的犹太人,其父埃米尔·拉特瑙(Emil Moritz Rathenau,1838—1915)1887年创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又和维尔纳·冯·西门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1892)一起创办后来称为“德律风根”(Telefunken)的德国无线电报公司。瓦尔特·拉特瑙作为长子继承父业成为德国重要实业家,还积极投身政治,参与创建德国民主党。1921年5月担任魏玛政府重建部长,1922年1月改任外交部长。与苏俄签订《拉巴洛条约》便是他外交部长任内所做一件重要事情。可惜条约签署仅两个月,1922年6月24日,他就在柏林街头被刺身亡,凶手是两名极端民族主义军官。27日国会为他举行了隆重悼念仪式,30年后(1952年)联邦德国为他发行了纪念邮票。
1922年热那亚会议期间,魏玛德国总理约瑟夫·魏尔特(Karl Joseph Wirth,1879—1956)会见苏俄代表、对外贸易人民委员列昂尼德·克拉辛(1870—1926)、外交人民委员契切林和副外交人民委员阿道夫·越飞。
代表苏联签字的格奥尔基·契切林,是苏联早期最重要的外交官。出生在俄罗斯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沙俄外交官,自己受过良好教育,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学的是历史和语言),会说欧洲所有主要语言,还会几种亚洲语言,是一个学者型外交官。由于支持俄罗斯1905年革命曾被迫流亡西欧13年,先后居留伦敦、巴黎和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参战各国都打着民族主义旗号宣称自己是为正义而战,身在国外并且还不是布尔什维克的契切林却表示赞成列宁的观点,认为那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并且因发表反战文章而于1917年被英国逮捕,关在伦敦南部布里克斯顿监狱。十月革命后苏俄首任外交人民委员托洛茨基以交换扣押者的办法使他获得自由,回到苏俄。为了交换他,苏俄方面释放了包括原英国驻沙俄大使乔治·布坎南(George William Buchanan,1854—1924)在内的多名英国人。契切林回国后即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托洛茨基的主要助手。1918年5月30日托洛茨基改负责军事之后,他任苏俄外交人民委员,直到1930年因病退休。在他担任苏俄及苏联外长期间,苏、德两国关系发展得比较顺利,这除了因为双方都有反抗英、法等西方国家的需要,还与两国政要中不少人有比较好的私人关系有关。20年代德国驻苏大使便长期由曾经担任魏玛共和国首任外交部长的乌尔里希·冯·布洛克多夫-兰晁伯爵(Ulrich Graf von Brockdorff-Rantzau,1869—1928)担任,而他就是契切林私交不错的一个朋友。
其实,魏玛德国和苏联的合作、尤其是军事方面的合作,早在签订《拉巴洛条约》之前就开始了。原来,根据《凡尔赛条约》,魏玛共和国军队被限制在10万人以内,而且不得拥有作战飞机、坦克、潜水艇、重炮、化学武器、反坦克武器以及防空武器。为保证条约得到有效履行,国际联盟专门派出检查团检查德国有关工厂和相关设施。《凡尔赛和约》还取缔了德军总参谋部,作为应对之策,魏玛德国改在国防部内设立一个“Truppenamt”(也许可仿照清朝的称呼译为“军机处”),实际上起总参谋部的作用,由1926年晋升大将、后来被誉为“国防军之父”的汉斯·冯·塞克特(Hans von Seeckt,1866—1936)领导(职务名称是“Chef der Heeresleitung”)。魏玛共和国政局不稳定,政府更迭频繁,14年时间里先后组成过21届政府,国防部长是文官而且频频换人,这就使塞克特成为军队实际上的最高负责人。此外,1919—1928年国防部长经常由与塞克特关系良好的奥托·盖斯勒(Otto Karl Geßler,1875—1955)担任。这些都有利于塞克特把德国国防军建成一支不受政局影响、非政治化的职业军队,有人甚至说把它建成了“国中之国”。
塞克特出生在一个普鲁士军人世家,18岁入伍,1897年(31岁)进入德军总参谋部工作。早在1919年10月他就派一个朋友用“Enver Pasha”假名秘密前往莫斯科,与那时苏俄军事负责人托洛茨基接触。他这样做,除认为德、苏两国有对付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共同需要外,还因为他对一战后在英、法扶持下复国并且不肯放弃“大国梦”的波兰第二共和国颇为警觉,把苏俄看成对付它的主要盟友。为了处理苏俄事务,1921年初塞克特专门设立了一个“R特别组”(Sondergruppe R,很容易看出“R”指的就是俄罗斯),由库尔特·冯·施莱歇尔负责,主要人员有尤金·奧特(Eugen Ott,1889—1977)、费多尔·冯·博克和库尔特·哈默斯泰因-埃却德(Kurt Gebhard Adolf Philipp Freiherr von Hammerstein-Equord,1878—1943)。军事方面的谈判由国防部和苏联秘密进行,一段时间内甚至瞒着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