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4/6页)
“哇——哇——”一声声响亮的哭声在霏霏的湿天如乳燕呢喃,打破了寂静孤寂的雨天。
“生了!生了!生了个带把的。”接生婆王奶奶高喊着。
母亲正好出来倒水,看见一个黑黑的人站在院子里,像一根黑木桩立着,吓了一跳。
“娘!”二哥铺盖卷“啪”一声掉在泥水掺和的地上,溅起朵朵泥花。颤颤的声音中带着激动、悔恨和羞愧。
“啪!”母亲手中的瓢掉在地上,水撒了满地。“军啊!”母亲眼泪“哗”流下来。“快进屋,玉芬生了,给你生了个大儿子。我有孙子了。”母亲掀起衣角擦着眼泪,牵着二哥的手。
二嫂疲惫地躺在炕上,孩子在一边安详地睡着。二哥怯怯地站在炕下。“是个儿子!像你。”二嫂低低泣着。
二哥眼圈红红的,低头亲了亲孩子。“好好躺着,我烧炕去。”
灶下,母亲正在烧火。“娘,我来。”二哥那牛脾气,变得温柔柔的,如用“老面”发了的面团,软软的柔柔的松松的,还带着弹性。二哥狠劲添着柴火,红彤彤的火焰映着二哥黑糊糊的“国”字型脸庞,无限深沉。
父亲来了,默默地掏出一个塑料纸袋,取出旱烟丝和两片纸条,默默地卷好,递给二哥。二哥从炉灶里抽出带着火头的烧火棒凑到嘴边点着,又把烧火棒递给父亲。吸惯了那带着过滤嘴的“石林”“大前门”“哈德门”,二哥禁不住咳嗽了几口。
“还回厂里吗?”好久,父亲低低地问。
“回不去了,还欠着人家3万多,也不还了。”二哥瓮声瓮气。
“安心种地吧!干那外跑活本来就不是办法,咱们是农民,农民就得种地。”父亲说。
“除了二亩麦子和棒槌(玉米)地,我只有二亩经济田,准备种大姜,你再把山东头那一亩地给我吧,我准备种棉花。”二哥说。
二哥脱胎换骨,以崭新面貌转入种地,安心侍弄他那几亩地。他从王有芳那里借了二亩姜种,山东头那一亩地不旱不涝,正适合种棉花,父亲已做好“营养钵”,正好给二哥育苗用。转眼就是夏天,大姜如列队的士兵,齐刷刷地绿油油地生长着。棉花粗粗的壮壮的墩实实的,二哥把握不住哪是果枝哪是叶枝(滑条子),父亲帮他把那些“滑条子”拿掉。夏天,一场淫雨过后,虫子翻了天,人们看到二哥不多说话,每天顶着烈日默默地用手捏着一棵棵大姜叶里的青虫,或蹲在燥热的地里用手掐死那些千锤百炼毒不死灭不净比“撕拉秧子”还难缠的棉铃虫。这些成虫抗药性很强,什么乐果、敌敌畏、“1605”是灭不死的,二哥没办法,跟着别人学习这土办法。
1989年政治气候风雨冷热阴霏凄苦很不稳定,我们在二中那燥热狭矮的教室里没有电视,很少听收音机,我这个书呆子只是听说六月的北京正昏天黑地热闹非凡。我就在那个昏天黑地的时候进行着昏天黑地的高考复习,期间却发生了徐世水淹死而导致我没有心情再继续学习,卷起铺盖卷回家静思养息。
二哥见了我,只是用眼看了看我,没有说话,我们达成这种默契了,谁也不和谁说话。只不过那眼神里多了关心,多了柔和,多了温情,没有了鄙夷,没有了目光斜视,没有了高傲。
七月,棉花花正开的旺盛,开着二哥的希望,开着二哥对未来的憧憬。红的、白的、黄的、粉红的,一朵朵娇艳柔嫩诱人,清爽高洁,一朵朵粉面腮红羞如处女。二哥背着喷雾器打完最后一垄棉花,身上粘着“敌杀死”浓浓的药味,刚要在路边一棵槐树下歇歇。一条近两米长粗如擀面杖的青花蛇可能受不了棉花地里“敌杀死”的味道,憋得难受,急呼呼地窜出来,贴着地面刷刷地晃动着青草,吓得二哥浑身凉飕飕地起鸡皮疙瘩。那蛇看见二哥,还故意扬起头示威。二哥突然来了气,弯腰搬起一块石头拦腰砸去,青花蛇痛苦地在地上扭曲着滚动着盘缩着,慢慢地继续向前爬行。二哥仍不解气,卸下背上的喷雾器,打足气,拿起喷头“哧哧”地把残药对着那蛇头喷起来,白花花的药液连续地喷着,一直喷的那青花蛇不动弹死了为止,二哥才背起喷雾器回了家。
阴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鬼节,二哥抱着孩子在院子里玩,几只鸡在阴凉处悠闲地刨食吃,小黑狗耐不住寂寞,看一对蜻蜓在低空亲昵地屁股对屁股调情,大生醋意,跳跃追赶着那一对蜻蜓,小小的院子里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二嫂特意去菜园摘了个冬瓜包水饺,为的是二哥去给他那死去的爹上坟。
“哎,水饺下好了,烧纸在窗台上放着。我说,你快去快回,我大哥前几天就送信来,他孩子考上大学了,让我们喝喜酒。回来咱就去行不行?再晚了,孩子就去上学了。再说,他姥娘也想咱孩子了。”二嫂用笊篱捞着水饺说。
“行!”二哥因为南京一事羞见岳母家人,回来一直没去,如今稳定了,也就很痛快地答应了二嫂的要求。
“有芳,借你三轮车用一用,我去孩子他姥姥家。”二哥上坟回来,找到王有芳。
“行啊,用吧。就是有点不好使,你小心一点。”王有芳的车是山东聊城产的那种马力很大的“时风”敞篷农用车,运粪、拉庄稼、短途货运都是好把手,就是性能差一点,不好操作。
从岳母家出来,已是九点多,夏风习习,繁星点点。
“你把孩子抱好。”二哥带着醉意,摇起了车。车跑的并不快,时速不过30多公里,这种柴油机车时速最高可达80多公里。出村两公里多,恰好碰见一伙放学的学生,叽叽喳喳地像没上宿的小鸟,还打着手电。快接近学生时,是一个很狭窄的拐弯,有个学生拿着手电一晃,白花花的电光耀得二哥眼睁不开,本来又是拐弯,二哥不得不凭感觉猛打一把方向盘,哪知方向盘打得太大了,车子猛的一顿,翻到路边沟里了。借着惯性,二嫂和孩子被摔出撞到了沟边的一个柴火垛上。幸亏二哥的提醒,不到一岁的孩子摔到柴火垛上,还紧紧地被二嫂抱在怀里,二人毫发未损。车翻的同时,二哥也随车摔到沟里,腰的左侧被驾驶室一侧突出的铁角撞了一下。
“哇哇!”二嫂手中的孩子受惊大哭着。二嫂惊恐未尽,跌跌撞撞爬起来。“保贵,保贵,你怎么样?”二嫂问。
“没事。看车怎么样?你放下孩子,喊几个学生,帮我把车翻过来。他妈的,谁打的手电筒?”二哥边爬起来边骂。
“哎哟!哎哟!肚子疼。”二哥刚要爬起来,突然捂着肚子大喊疼痛,汗珠子从额头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