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茶大会的重重迷雾(第8/11页)
他不胜唏嘘地吁了口气:“便是在那次端午集会上,我与你阿玛相识。我一个生意人本不敢妄攀,难得你阿玛抬爱,愿意交我这么个朋友。一晃儿整十年了。人家都说这十年李家的生意翻了好几倍,是我李万堂有本事,可是我自己知道,没有你阿玛出力扶持,我做不到!如今交情还在,人却不在,我前个儿还悄悄去他坟上拜祭,心里难过得很。”说着说着,他像是触了情肠,眼圈微微红了。
“那还真多谢你了。说来惭愧,阿玛死后,我都没去过坟上祭拜过。”苏紫轩眉毛都没动一下,声音也是冷冰冰的。李万堂听了却加了十二分的小心,这女子若无非常之谋,岂能忍非常之事。
他知道眼前这个苏紫轩一身聪明仿佛来自天授,话不可多说,恰到好处即可:“你不去也是应该的,你阿玛死得那么惨,临刑时连老刽子手‘一刀刘’都不忍直视,你去祭拜徒然伤情而已,想必也不是你阿玛乐见。”
“这是什么话?什么叫死得那么惨!”苏紫轩这才不免动容,眉毛一挑紧盯着李万堂。
“你不知道?”李万堂讶异道,“哦,是了,听说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想必真的不知,恕我失言了、失言了。”说着做出不胜惶恐的样子。
“四喜!”苏紫轩扭头看向她,眼里射出两道凌厉的寒光。
四喜惊慌地避着苏紫轩的目光,惶惶不知如何自处。
“她一个丫鬟,当时随你在京外,就算在外边听到了什么也不过是不尽不实,你何苦为难她。”李万堂劝道。
“那你说!”苏紫轩站起身,走到李万堂的面前。
“我、我……唉!谁让你父亲得罪了一个万万不能得罪的女人,当年吕后报复戚夫人,成了‘人彘’惨祸,我看如今宫里这位的心地也和吕后差不多,真是最毒妇人心哪。”李万堂显得为难之极,“事情已经过去两年了,你就忘了吧。”
“忘?!这种事情怎么能忘,从前我不知道也就罢了,既然知道了,非弄个明白不可。”
“你不要问我,我实在难以说出口。当时在场人很多,你父亲的亲故部下不少都在,你去问他们吧。老夫告辞了!”说着,李万堂拱了拱手,逃也似地紧走两步,带着李安匆匆出了门口。
“部下……”苏紫轩望着他的背影,思索了一下,吩咐着四喜,“准备一下,我要出去。”
李万堂此来是微行,并没坐轿,出门之后,他神态迅速恢复了那种悠闲自在,不以为意的样子,在路上不紧不慢地走着,遇上相识的熟人或者哪怕是一面之交来打招呼,他都温和地笑着点头,偶尔还问问街边的小买卖人生意好不好做,单从外表看,谁也猜不到这个一身儒雅的中年人就是财倾京城的“李半城”。
“老爷!”跟着他走出二里地,见人群稀少,李安这才张嘴,小声道:“您说就这么个女人家,无拳无勇,能把西边的怎么着?”
“我李家家大业大,又能把西边的怎么着?”李万堂反问了一句。
“这……”李安不知如何回答了。
“她是把快刀,偶尔拿来用用,也许就能办成什么事儿。”
“您说也许……”李安好像悟出了点什么。
“对了,就是也许,假如、万一……总之不能作准,作准了就要牵累到咱们头上。”
给她一个做事的理由,却不告诉她怎么去做,像这样的聪明人,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办法,即便事情不成功,也绝连累不到自己。李安此时彻底懂了李万堂今天走这一趟的目的,不由得钦佩地点了点头。
“紫萱格格,你不要逼我。”伊桑阿低吼一声,随即又惊愕地闭上了嘴。
他发现眼前的苏紫轩居然笑了,笑得还很开心。
“还记得从前的日子吗?”
“从前……”
“就是两年前,你我的婚期已定,只等先皇的百日大丧之后,你接了兵部侍郎的差,我们便要成婚。阿玛为你安排了如花似锦的前程,还把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你,那时候的你意气风发,人称‘朝中小周郎’。我们满洲儿女,不像汉家那样避讳,你带我去了京郊的好多地方,潭拓寺、陶然亭、黑龙潭、二闸……那些日子你都忘了?”
“没有,我没忘……”伊桑阿看着苏紫轩姣好的面容,听着她柔和的话语,不知不觉地想起了两个人过去快乐的时光,那时候的自己真恨不得把一颗心都掏出来给这位绝色倾城的紫萱格格。
可此时苏紫轩的脸色变了,春风桃李一下子变成了冷若冰霜,“那时你自称对我阿玛忠心不二,可曾想过有一天,他命丧断头台,你却投靠了杀他的刽子手,坐享荣华富贵?可曾想过有一天,那个你发誓要用生命来保护的紫萱格格,不得不隐姓埋名逃亡在外,而你连问都不敢问一声?可曾想过有一天,他的女儿问起那日法场的真相,你却连提都不敢提一句,像个懦夫一样只会说一句‘不要逼我’!”
“不要再说了!”一句接一句的诘问如同大锤砸在胸口,伊桑阿痛苦地抱住头,“你以为我好过吗?你以为我每天晚上不会做噩梦,梦中不会见到那日法场的情形?我不说,是为你好,你听了一定会伤心难过,也会像我这样夜夜喝得酩酊大醉,不愿意去做那样可怕的梦。”
“我没你那么没用!”苏紫轩冷冷打断道,“说!”
肃顺的被杀,从根儿上说是顾命大臣与亲贵后宫的权力之争。咸丰帝驾崩前,指定八大顾命大臣,却偏偏没有那个人称能干的六弟恭亲王,这让恭亲王忿忿不平,也颇有人为之不平。慈禧虽是女人,却权力欲极重,看出恭亲王的心思,于是竭力拉拢,一个倡议垂帘听政,一个酬以辅国亲王之位,二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了辛酉政变这一大摊血。
八大顾命大臣里,怡亲王和郑亲王被赐白帛,准其自尽,余者有的发配流放,有的丢官罢职。死的落了全尸,活的更不必提,唯一身首异处的只有肃顺。
据说当初恭亲王也怜惜肃顺是个满洲难得的人才,只打算把他永远圈禁,可是慈禧太后执意要杀,而且要绑缚菜市口明正典刑,说是不如此不能够起到震慑百官,为垂帘立威的目的。她以太后之尊这样说,恭亲王也就无可无不可地同意了。
其实慈禧执意要杀肃顺,是别有内情。当初在热河行宫,肃顺几次进言,为皇上指出身后的隐忧,劝他效仿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故事,杀母留子,把当时已能看出有贪权之兆的兰贵妃赐死,咸丰心软,念及兰贵妃诞育唯一皇子,有功于社稷,终究没有采纳这一计。
可是等到兰贵妃成了慈禧太后,便有人巴结着把肃顺当初的密谋告诉了她,慈禧这一气非同小可,转而又想起当初在避暑山庄,肃顺的两个小妾因为不识天颜,无意中得罪了自己,说来说去也还是这个权臣在背后撑腰的缘故。如今形势逆转,肃顺成了砧板上的肉,这笔账可真要好好算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