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10/13页)
英法联军已经兵临城下,这些远道而来的“精兵”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且从客观效果来看,咸丰皇帝这种大规模调集兵力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英法两国敏锐的神经。
八月二十日(10月4日),奕再次接到英法两国公使的照会,声称三日期限已到,清政府还没有释放巴夏礼等人,看来只有用武力才能让大清帝国答应两国的条件。奕的回复是,联军只要退兵,就可以签字画押放人,而且他再次让巴夏礼亲自写信给额尔金,以证明和谈的诚意。
当时巴夏礼也确实十分配合,他写给额尔金的信件的原话是:
现在中国官员,以礼相待,暂可免战议和。
但这一次英法联军并没有理睬,而是立即向京城发起了进攻。
有人认为,英法联军没有理睬巴夏礼的信件,原因在于他们已经看透了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巴夏礼等人能不能放回这个问题,只是双方的一个缓冲,就算巴夏礼等人放回来,英法两国也不一定就能顺利达到扩大在华特权的目的,更何况他们已经知道清政府在调集兵力增加北京的防守力量。既然战争已经不可避免,那就在清政府的那些精兵还没有到来前,一举攻进北京城。
从现有的史料记载看,英法联军在三天限期之后,一反他们继续发照会提条件的做法,立即展开进攻,这除了有战略性的考虑之外,还在于他们已经知道被扣押的巴夏礼等人中,已经有人被虐待致死。
如果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一看整个事件,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英法联军行动的真实动机。
在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后的10月17日,英国公使额尔金以清政府“不讲道义,不顾国际法”,将捕获的英法谈判代表十八人虐待致死为口实,照会清政府必须无条件地接受以下条件:
一、圆明园者,英法侨民所受痛心疾首惨刑而死之地也。(英国)誓必毁为平地,此条固无须恭亲王之承认,敝军统帅所已决定,亟将执行也。
二、对英赔款三十万两,以为死难者的抚恤金。
三、清政府必须派遣官员,护送英法侨民死亡者之尸体至天津。且由中国政府出款建碑于天津,叙明此辈不幸之人拘获死亡等情,及英政府所要求之款,以为此背信暴行者之罚。
如果联系上述记载,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奕要让巴夏礼亲自写信给额尔金,以示英法代表一切安好。然而事实并不像奕想得那样简单,十分看重人权的英法两国是不可能原谅大清帝国的。
不过我们现在已经搞不清楚,虐待英法代表究竟是清政府的官方行为,还是看守狱卒的个人行为。但在英法两国看来这并不重要,一切都必须让清政府血债血偿。
所以,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英法联军在攻陷北京后,并没有大开杀戒,而是烧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目的就是想给大清帝国最高统治者以精神上的打击,让咸丰皇帝乃至整个中国烙上永远揭不去的伤疤。
当时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一窝蜂地冲进去抢劫最有价值的东西。据记载,当时英法联军的营帐里布满了五光十色的宝物,仿佛是一片锦绣的世界。而对于中国人来讲,这是一场举世浩劫,是一场空前的灾难,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心里。
在英法联军突然闯进圆明园时,清政府的高官们乱成了一团,奕、桂良、文祥等很多官员从圆明园里逃出来,本来想奔赴热河,不料却被联军切断去路,不得已只能退到卢沟桥一带的长辛店。为了平息英法联军的怒火,奕下令连夜将巴夏礼等人放回,但谁都明白,这种马后炮的做法,已经为时已晚。
八月二十六日(10月10日),咸丰皇帝得知英法联军已经占领圆明园后极为愤怒,他连发数道谕旨,征调黑龙江官兵和盛京将军玉明带领兵马立即奔赴自己的热河行在。在咸丰皇帝看来,英法联军直扑圆明园,显然是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现在他们在圆明园扑了个空,接下来必然会向热河杀来。
咸丰皇帝一想到英法联军端着枪炮向自己杀来的样子,便表现出了人性软弱无助的一面。在征调黑龙江和盛京的兵马后,从八月二十七日(10月11日)清晨到次日傍晚,他连下谕旨,一方面征调西安兵马前来勤王护驾,另一方面革去僧格林沁的爵位和瑞麟的官职,让驻扎在京城外的胜保和都统绵勋、伊勒东等人做好京城的防务。
当时京城内外尚有守军十三万人,如果这些守城的将领能够团结一心,与英法联军决一死战,北京城未必会被轻易攻陷,然而史料记载当时清军的情况则是:
事权不一,军无统帅,是以兵心散漫,军无斗志……大臣官员畏敌如虎,但以城不可守为词,开门揖盗。
英法两国限令清政府在八月二十九日(10月13日)中午之前交出安定门,如果有人阻挠,就用枪炮打进去。没等英法联军子弹入枪、炮弹上膛,以豫亲王义道为首的王公大臣们,已经打开北京城大门,准备迎接联军进城。
换句话说,北京城并不是英法联军打进来的,而是大清帝国的官员们拱手让给人家的。
九月四日(10月17日),英法两国公使发给奕一封照会,要求在九日之前付清战争赔款,并换约签字即日生效。这个时候奕已经无能为力,只能答应洋人的全部要求。可是咸丰皇帝却还纠结进城换约会有损大清帝国尊严一事,等到他明白自己的这种纠结在洋人眼里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时,英国公使额尔金一声令下,圆明园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
事实上,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所做的一切,就连他们西方世界的很多人,也都发出了怒吼,而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大作家雨果: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因将巴特农拆运回英国而臭名远扬的额尔金的名字。
当初在巴特农所发生的事情又在圆明园重演了,而且这次干得更凶、更彻底,以至于片瓦不留。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
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口袋,另一个装满了钱柜,然后勾肩搭背,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