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8—10世纪的宗教与武术家(700年—960年)(第4/6页)
然而相对于其他西方宗教的命运来说,佛教仍然可称幸运,无论如何,它再一次承受了来自帝国政府的摧毁性打击而仍然延续了下来。但是其他的一系列宗教:祆教、聂斯托利派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从此之后销声匿迹。特别对于摩尼教来说,这是从开元时代以来的又一次无情镇压。它的一小部分幸存了下来,然而却再也不敢公开露面。对这一宗教来说,争取官方和上层人士的支持,然后伺机入主中国的既定政策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事实上,即使没有845年的迫害,在9世纪的中国,摩尼教也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教派。它缺乏佛教那样广泛的基础和影响力,也不具有道教的修炼思想那种对高层的诱惑。随着回鹘人的衰落,它甚至失去了最后的外援。摩尼教徒将这一失败归结为对黑暗的可耻妥协:这是来自明尊的惩罚。在这次打击后,幸存的摩尼教徒们在仇恨中转变了方向:帝国政府对他们来说,已经无可置疑地成为了黑暗势力的代表,而作为光明的儿女,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推翻黑暗的持久统治,让光明普照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了斗争他们必须在民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并帮助他们抵抗黑暗的压迫。这使得他们向着秘密教团的方向迅速转化。并虽然此时他们还很弱小,但几个世纪后,恢复元气的摩尼教将会令整个世界发抖。
在此人们会认为,在消灭和抑制了一切传统宿敌之后,道教将取得前所未有的垄断地位。它确实一度做到了:渴望永生的唐朝皇帝们将道教作为自己唯一的希望,并将对佛教的摧毁作为对祖先劳西乌斯的最高献祭。但这一光荣也是短暂的,唐朝皇帝对道教的痴迷,让他们习惯于服用道教法师献上的小药丸,在其中含有铅、汞、硫、砷等多种剧毒的金属。这些成分可疑的药品成为扼杀皇帝们的元凶。武宗本人于846年死于药物中毒。他的继承者宣宗(846年—859年在位)虽然在各个方面都反对他的政策,却继承了他对道教炼丹术的痴迷,因而也在859年中毒而死。这两起臭名昭著的事件沉重打击了道教的声誉,诚然出于政治理由,道教仍然被奉为帝国的官方宗教,但人们对于道教的痴迷却在这些丑闻的打击下消退了。这一点引发了道教的重大改革。
因此我们看到,在9世纪下半叶,几乎一切宗教势力都陷入了衰退之中。但同时这种衰退又是一个新变革时期的征兆。这一变革引起了武学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一个继慧可以来最伟大的武学家出现了,他的原名并非十分著名,但此人的另一个名称在中国却是家喻户晓的。他叫吕岩,又称吕洞宾。被民间认为是一位神奇的仙人。
关于吕岩的生平我们既知道的太多,又知道得太少。关于他的传说太多,但是能够确证的却只有少数。他活动于9世纪中期,在青年时代曾经广泛地学习道教、佛教和儒家的思想,并曾经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官员。但在不久后他厌恶了官吏生活,开始了游侠生涯。他无疑精通剑术,并且在道教修士钟离权的指导下掌握了精深的身体技术,因此留下了被视为仙人的种种神奇事迹。因为对当时主导的丹药学说不满他发展出一套新的丹药理论,即为后代道教人士和武学家所熟知的内丹学。
相对于外丹学说在金属熔炉中用通过化学反应炼制药品,内丹学说则指出,应当将身体作为熔炉,人的体液作为药物,意念作为火焰进行“内在的”修炼。这一学说在道教中最初作为解释为什么服食药物会中毒而死的理论:因为缺乏了内丹的配合,外在的丹药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吕岩的老师钟离权即持此种理论。事实上,这一说法可以说是本末倒置,恰恰由于内丹修炼的弥补,才缓解了外丹的毒害。吕岩更多地转向内丹本身的探索,他在9世纪中期撰写了多部丹道学著作:《九真玉书》、《金丹秘诀》、《丹诀演正论》等,以及剑学著作《述剑集》。74
从零星的资料来看,吕岩不仅是一个道教武术家,还具有诗人和艺术家的天赋,他喜欢显示自己的神奇禀赋,并戏弄他人,甚至和许多女人——主要是妓女——有着浪漫的传奇。他并不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道教修士,也不被严苛的宗教戒律所束缚。对此,人们只能以他是神圣的仙人来加以解释。用西方的观点看,可以说他是一个追求绝对自由的天才,一个人性解放的先驱,一个道教的歌德或拜伦。然而这位不受拘束的道教改革家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他的晚年,当动乱和战争席卷中国时,他建立了一个秘密的地下帝国,以保存岌岌可危的文明。
唐帝国走向毁灭的征兆,在最后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宣宗死后变得日益明显。在此后懿宗(859年—873年在位)和僖宗(873年—888年在位)时期,越来越多的动荡和骚乱席卷各个地区。875年发生了王仙芝和黄巢起义。农民军从山东半岛一直打到广州,并在那里屠杀了十多万外国商人。黄巢此后北上,在880年攻占了洛阳和长安,逼迫皇帝再次逃到四川。全国的灾难性崩溃最终到来:战争、屠杀、饥荒和瘟疫再一次令中华帝国奄奄一息。
当全面的黑暗降临之际,在帝国西部仍然有一线光明。长安西北一千多英里长的土地上,在青藏高原和内亚草原的夹缝中,沿着祁连山和阿尔金山的山麓,有一条狭长的农耕地带,这里是古老的丝绸之路东段,被称为“河西走廊”。自从汉帝国以来,中国人长期都是这一地区的主人。因为远离混乱的中部平原,也不如长江以南地区引人垂涎,河西走廊在许多次中国内战中都能保持相对的中立与和平。自从安禄山叛乱后,西藏的吐蕃帝国吞并了这一传统的中国地区。但在848年,当吐蕃也陷入了内乱时,当地的中国居民在张议潮(799年—872年)的带领下发动了起义,赶走了吐蕃统治者,并取得了整个走廊地区十一个州的统治权。此后在名义上,张议潮的政权成为唐帝国的一部分,被称为归义军。事实上则保持了独立地位。
在内战席卷中国时,无论是腐朽的帝国政府还是残暴的农民军都令吕岩感到厌恶和绝望,生气勃勃的归义军政权成为他保存文明和复兴帝国的希望所在。在9世纪八十年代,吕岩和他的弟子们带着大批从长安和洛阳抢救出来的经卷书籍到达了归义军的总部敦煌,并受到当时的节度使,张议潮的侄子张淮深(831—890)的欢迎。
吕岩的教团并非仅仅以在河西走廊保存自身为目的,而是以归义军为基地向全国施加隐匿的影响。在这一时期,至少有两个吕岩教团的外围组织建立起来了:第一是为了躲避战乱和修炼自身,隐居在中国各个角落的一些武学家,他们由于主要居住在岩洞中——至少号称如此——被尊称为“洞主”,这些人即使不是道教徒,也和崇尚在山林中修行的道教有着亲密的渊源;另一个组织是东海和南中国海的各类海盗们,长期以来他们靠着依附于南海的商路而生存,被称为“岛主”。自从黄巢的广州大屠杀后,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海上贸易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也令他们感到了生活的危机,不得不为了生存而火并。吕岩利用神奇的武学造诣也说服了他们中止内斗,组织起来以恢复帝国的政治秩序。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遍布中国各个角落的一个隐秘社会:在传统上被称为三十六个洞穴之主和七十二个岛屿之主。他们共同的领导人是被视为神仙的吕岩以及他的弟子们:李凝阳、蓝采和、何琼和刘海蟾。这个秘密道教团体在后来被称为“逍遥派”(the Carefree School),其中很多早期人物被尊为仙人。75